TradingKey - 在經歷了數年令人困惑的時期後,2025年迎來了一個驚喜:某些行業非但沒有反彈,反而正在重新定義市場主導地位的規則。隨著散戶資金的回歸,以及華爾街巨頭們調整年終預期,市場版圖再次發生顯著變化。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還是只是在調整自己的關注列表,了解哪些領域跑贏大盤以及背後的原因,都能讓您在當下獲得更有利的策略。
摩根大通最新的市場指南在投資組合經理中廣為流傳,其中指出預計5000億美元的生鮮零售股權資金流入將持續到年底。如果這股熱潮得以實現,可能會進一步提振目前已受惠於大型科技股、強勁的金融股以及傳統工業和材料板塊意外復甦的市場。那麼,哪些領域值得關注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來源:GuruFocus
科技:人工智慧位居榜首,零售業則位居第二
科技股再次成為股市的領頭羊,這對華爾街老手來說並不意外。但2025年的漲勢之所以引人注目,在於它是如何從純粹的炒作轉向實質的。一年前,關於「人工智慧超級週期」已成為現實,獲利驅動的勢頭強勁。隨著對智慧、速度和系統的需求持續增長,晶片製造商、雲端基礎設施和下一代軟體背後的股票持續呈現季度性成長。
摩根大通的年中展望報告聲稱,散戶投資者已向英偉達等個股投入了高達19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創紀錄的數字表明了今年散戶投資者的興趣有多麼廣泛。另一方面,傳奇的「七巨頭」仍然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支柱,儘管如今的焦點重新集中在那些規模更小、更專業的公司身上,這些公司生產用於延續人工智慧繁榮的工具和軟體。
科技業現在就無風險了嗎?絕對不是。估值仍然很高,監管討論又回到了正軌上,而且,對了,企業人工智慧支出的突然下滑可能會讓那些最容易投機的公司感到不安。但強勁的資本支出和全球人工智慧軍備競賽的背景,有力地表明這股浪潮甚至還遠遠沒有達到頂峰。對投資人來說,教訓是:不要把所有籌碼都押在一家公司身上,但也不要袖手旁觀。
財務:「穩定渦流」不負眾望
不久前,銀行和保險公司還是華爾街被遺忘的“繼子”,在利潤率緊縮和監管升級的擔憂中苦苦掙扎。但2025年卻成了一堂枯燥乏味、有時甚至充滿挑戰的課。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金融業正享受著健康利率和強勁貸款需求的黃金時期。這意味著強勁的淨利息收入,確切地說,它們從貸款中獲得的收益高於其支出。
尤其是大型銀行,它們在過去幾年一直在清理資產負債表,並投資於數位化升級,以便在金融科技風險不斷攀升的環境下保持與時俱進。隨著投資者尋求精明的方法來平衡收益和風險,保險巨頭和資產管理公司也迎來了新的資金流入。隨著聯準會暗示下半年將實施更為有利的利率機制,金融股作為創收支柱的前景比幾季前更加強勁。
當然,也存在一些陷阱。信貸市場突然放緩或監管意外轉變都可能刺痛利潤引擎。但就目前而言,該產業穩定的股息和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使其成為對高風險成長型投資的合理抵銷。那些一直將金融股作為核心配置的投資者正享受著持續的順風,而且晚上可能也能睡得更好。
工業與材料:從被遺忘者到前沿
意外的是:2025 年第三個引人注目的行業既不是浮誇的軟體,也不是前衛的加密貨幣,而是務實的工業和材料產業。大多數人曾宣稱這些行業是周期性遺留問題,但由於實際原因和結構性原因,它們已經捲土重來。主要催化劑是:一代人一次的基礎設施支出和製造業回流熱潮。各國政府和企業正在不遺餘力地投入資金,以提升供應鏈韌性和本地製造業,例如半導體、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以及破舊道路、港口和電網的改造。
加上美元略微走弱,美國的出口導向企業在海外享有競爭優勢,增強了先前看似岌岌可危的收入來源。對於材料生產商而言,全球對金屬、化學品和建築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維持了穩健的價格和充足的訂單。正如《市場指南》所示,工業和材料行業受益於其對利率波動相對不敏感的特點,這賦予了這些行業一種非同尋常的週期性和穩定性。
儘管如此,這些板塊確實存在一些可能令投資者措手不及的變數,例如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貿易緊張局勢爆發以及勞動力短缺蠶食利潤率。但整體前景似乎夠健康,足以成為目前眾多觀察名單關注的目標。對於希望在實體經濟中紮根的成長型投資者來說,工業和材料類股是您應該在策略地圖中標記的一個板塊。
平衡策略:如何明智地定位
你會如何處理這一切?摩根大通的觀點,坦白說,也是整個行情錄影帶的觀點,很簡短:平衡是關鍵。科技股仍然是你的成長火箭,但要考慮持股規模,不要忘記估值。你將獲得可預測的收入、防禦性護城河,以及如果資產負債表繼續好轉,財務狀況良好,還可以選擇股票回購。工業和材料股為你提供現實世界的需求和基礎設施順風,這些順風通常會持續到新聞頭條之後。
如果您不想費心挑選個股,那麼價格低廉的行業ETF是您獲得廣泛投資覆蓋的途徑,它們能在您順應宏觀經濟形勢的同時,平滑個股波動。如果您喜歡自行挑選股票,那麼就應該關注那些擁有高品質資產負債表、持續現金流以及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他們知道如何應對經濟波動。
最後的想法:2025 年領導人發出的訊號遠比集會更大
如果你回顧一下,今年科技、金融以及工業/材料產業的領導人物,正在向你揭示市場變化趨勢中一些更重要的資訊。他們提醒我們,市場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將空想的成長模式與現實的現實情況以及傳統的利潤原則結合。
透過策略性地將這三大基石融入您的投資組合,您並非追逐當下的熱門,而是建立一個堅實的、面向未來的基礎,能夠隨著2025年的不斷發展而調整。多元化投資,保持好奇心,並記住,真正的優勢並非來自追逐下一個熱門話題,而是了解推動市場前進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