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推理成為下一個戰場,它必須捍衛其領先地位。
- 特斯拉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全端自動駕駛平台,但面臨越來越大的監管和法律風險。
- 蘋果正在轉向空間運算,依靠新平台重新點燃長期成長的火花。
- 每隻「熱點」股票都具有不對稱的上漲空間,但需要仔細關注政策、產品週期和執行風險。
TradingKey - 創新週期中總有一些公司脫穎而出,不僅因為規模龐大,更因為它們指向未來。目前,三大科技巨頭在科技顛覆與投資者關注的交匯點上佔據主導地位:英偉達憑藉其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特斯拉憑藉其不斷發展的自動駕駛儀和自動駕駛出租車未來,以及蘋果憑藉其悄然進軍空間計算領域。它們代表著不同的前沿領域,隨著市場重新評估未來前景,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風險回報特徵。
Nvidia:人工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
英偉達在人工智慧硬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已從優勢轉化為必要。在此之前,英偉達的GPU曾是遊戲GPU的標桿,如今已成為幾乎所有主流人工智慧應用運算核心的後盾。從建構自主雲端的超大規模企業到訓練大型語言模式的新創公司,英偉達晶片已成為當今人工智慧的神經系統。
受 H100 和 Blackwell 晶片等世界級加速器的銷售推動,資料中心收入持續成長。就連各國政府也爭相分一杯羹。英偉達的平台佈局,從晶片到網絡,再到 CUDA 等軟體,將客戶錨定在一個完整的環境中,而不是終端組件。與其說它是硬體供應商,不如說它是一款面向人工智慧的作業系統。
這就是引人注目的力量。出口管制,尤其是涉及中國的出口管制,已將英偉達推入地緣政治的漩渦。監管動態,主要涉及英偉達可以發貨什麼、發貨給誰以及發貨價格,將繼續給其擴張之路蒙上陰影。此外,隨著人工智慧熱潮見證其以訓練為主的工作負載逐漸被推理工作負載所取代,英偉達必須應對新創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在特定推理用例方面擁有越來越便宜的選擇。
然而,在當今周期中,規模化AI基礎設施領域表現最佳的純AI公司無疑是英偉達。它的先發優勢、垂直整合和價格優勢仍然無可匹敵,但它的下一個篇章將基於守住護城河並且能夠再次轉變為主要成長向量正在成為推論。
特斯拉:乘風破浪,邁向自排駕駛
特斯拉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被貼上的標籤,它既是一家汽車製造商,也是一家能源集團,也是一家軟體新創公司。然而,它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故事是它的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日趨成熟。 FSD 軟體在功能和更新頻率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其最新發布的車載 AI 助理是其智慧型用戶參與度的延伸,但從整體來看,FSD 的軟體功能也日趨成熟。
特斯拉的Autopilot和FSD堆疊由硬體4驅動,即將升級到硬體5,旨在將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迭代地轉變為一輛越來越聰明的汽車。該公司甚至已經開始試運行其首批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但目前仍有人類監管人員在附近值班。這只是從汽車製造商到自動駕駛平台的轉型。隨著軟體收入的持續成長,最終將與實體銷售的貢獻持平,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其利潤率。
然而,未來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與Autopilot相關的事故、幽靈煞車事件以及駕駛員濫用FSD(全自動駕駛)系統,特斯拉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法律壓力。每一個接踵而至的案件都讓人不禁思考,監管幹預是否會變得更有力。此外,特斯拉的軟體估值溢價要求其完美執行和快速推出,對錯誤的容忍度非常有限。
然而,長遠來看,特斯拉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特斯拉正在為閉環出行模式奠定基礎:擁有硬體、擁有軟體,最終擁有網路。如果沒有人先做到這一點,那麼未來,特斯拉不僅可能主宰電動車市場,甚至可能定義整個出行領域。
來源:特斯拉
蘋果:從智慧型手機到空間運算新邊疆
過去,蘋果每次發布新品都會成為頭條新聞,但近來其創新策略卻愈發謹慎。然而,謹慎的背後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新願景:透過空間互動和沈浸式硬體引領下一場運算革命。 Vision Pro 頭戴裝置以及以 VisionOS 為名推出的新品都蘊含著這樣的願景:這首次表明蘋果已將目光投向 iPhone 以外的世界,並決心掌控它。
Vision Pro 仍然不是市場銷售的贏家,但蘋果如今並非以銷量取勝。它的真正故事在於打造一個全新的開發者生態系統,拓展商業用例,並將 AI 與空間運算結合起來,從而拓展其生態系的視野。在培訓、醫療保健和業務協作等用例中,空間運算具有巨大的潛力,而蘋果憑藉其完美的軟硬體結合,必將成為該領域的標竿。
蘋果的下一輪產品升級似乎絕非漸進式的。種種跡象表明,蘋果將推出全新的AI原生設備、更強大的晶片組,以及模糊實體與虛擬界限的設備間整合。蘋果擅長的正是這種變革,而這種變革透過對硬體和軟體的控制,創造出幾乎無人能及的鎖定效應。
然而,創新疲勞仍有可能出現。在iPhone不斷推出漸進式更新後,投資人質疑蘋果是否仍有能力引發廣泛的狂熱。然而,如果空間運算技術能夠大獲成功,而蘋果能夠保持其高端地位,那麼這個週期可能會重新開啟,一個全新的平台將支撐未來十年的收入成長。
結論:投資明日建設者
英偉達、蘋果和特斯拉不僅僅是公司,它們更是訊號,預示著資本流向、創新發展方向以及市場敘事的走向。這三家公司都各自聚焦於各自的熱門領域:基礎設施、自動駕駛和空間運算。然而,在每種情況下,風險都等於甚至超過機會。
英偉達必須協調地緣政治壓力,避免其在推理領域的競爭。特斯拉必須證明其自動駕駛路線圖能夠轉化為安全性和獲利能力。蘋果必須證明,空間視覺技術能夠超越早期應用的範疇,轉化為持久的實用性。
如今,投資人需要權衡的因素與以往週期不同。科技股的溢價不再只取決於成長,還取決於持久力、執行力和監管彈性。因此,熱點不僅是你需要尋找回報的地方,也是你信念受到挑戰的地方。當資本謹慎時,它會被具體的事物所吸引。目前,這三者仍位於創新前沿的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