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

133 文章數

楊德龍,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金融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碩士,清華大學工學學士。


18年基金行業從業經歷現任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普通合夥人、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鳳凰衛視特邀嘉賓,清華、北大、復旦金融碩士行業導師。

撰寫 楊德龍

審核 楊德龍

楊德龍:關稅戰重創全球股市 我國優質資產具備較大韌性

週一滬深兩市出現大幅下跌,這在預期之內。清明節期間,外圍市場普遍大幅下跌,尤其是美股連續多日大幅下跌。這無疑與川普在全球挑起關稅戰有關。川普發起關稅戰的目的是為了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防止美國製造業空洞化,同時減少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然而,加徵關稅並不能真正起到讓美國製造業完全回流的作用,因為在全球貿易格局下,各國存在著不同的比較優勢和分工。
4月7日 週一

楊德龍:美加徵關稅不利於全球貿易成長 第二季A股港股可望繼續領先

北京時間週四凌晨,川普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並制定了10%的基準稅率。對於不同國家,也會徵收不同的關稅稅率,特別是利差比較大的國家,徵收的稅率較高。川普此舉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在上一個任期內,川普就曾發起貿易摩擦,針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關稅,但卻遭到了全世界貿易夥伴的抵制。這次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又一次推出關稅手段,意在為後續談判打下基礎,透過極限施壓的方式,一次性提出較高關稅要求,以便在後期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然而,這項措施對全球貿易將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導緻美國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高物價,使得美國通膨預期再起,美國居民生活負擔加重。因為加
4月3日 週四

楊德龍:前瞻性佈局未來產業是獲得超額收益的關鍵

週三,前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人形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板塊也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恆生科技指數震盪上行,科技股的行情依然強勢。今年以來,「科技牛」的特徵明顯。受到人工智慧技術的帶動,全球資本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一些優勢有了更大的信心。近期,新凱萊在上海展出的晶片設備,更是讓投資人看到中國在硬科技上有較大的突破。無論是硬科技還是軟科技,在我國大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民營企業家努力創新的雙重合力之下,都有望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4月2日 週三

楊德龍:3月製造業PMI為50.5 顯示我國製造業景氣水準持續回升

近期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調整,特別是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調整幅度較大。這項調整部分源自於機器人板塊的波動。
3月31日 週一

楊德龍:這輪科技股行情可望貫穿全年

本週A股和港股出現了一定的震盪調整的走勢,沒有延續前期的上攻,特別是前期漲幅比較大的科技股出現了獲利回吐,這輪“科技牛”行情背後有著深刻的邏輯,短期的調整併不意味著邏輯的改變,而是上漲過程中的迴調,科技股歷史上有望穿的信心,給了短期內穿的機會。這輪「科技牛」行情之所以能夠延續全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展現的優勢正逐步被資本定價。
3月28日 週五

楊德龍:今年中國優質資產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 一定要積極把握

在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後,週三科技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滬深兩市以及港股市場的交易保持了較高的活躍度,做多信心有所提升。儘管近期市場出現了一定的震盪,但交易活動活躍度一直較高,A股日成交額維持在1兆以上,顯示投資人的交易意願依然較強。近期科技股出現調整,主要源自於前期漲幅過大,累積了大量獲利盤。在遇到一些短期利空訊息時,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然而,從中期到長期來看,科技股已然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此次調整可以視為“倒車接人”,為前期踏空的投資者提供了上車機會。
3月26日 週三

楊德龍:科技和消費是經濟轉型受益的兩大方向

在經過兩個多月大幅上漲之後,近期A股和港股的科技股出現了一波調整的走勢,投資者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前期漲勢強勁的科技股回調,也帶動大盤出現了一定的回落,當前美股科技股泡沫破裂的風險加大。而國際資本從美股流出到A股和港股來底部佈局的趨勢依然比較明顯,全球資本對於中國資產估值被低估的看法也已明確。因此這輪市場的調整隻是科技股行情上漲過程中的調整,而不是趨勢的改變。
3月25日 週二

楊德龍:今年以來A股和港股開啟的科技牛仍將延續 行情背後有深刻邏輯

近期,大盤出現了震盪調整的走勢,特別是上週五,A股和港股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美銀的一篇的研究報告引起了許多投資者的擔憂,該報告對A股和港股的走勢提出了可能會調整的觀點。實際上,國際投行對市場一直存在分歧,而其他的一些投行近期對A股和港股的走勢則給出了非常積極樂觀的看法。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以及著名投資機構貝萊德都發布了積極看好A股和港股今年走勢的報告。德意志銀行甚至認為,由於過去幾年A股和港股與美股走勢偏差較大,A股和港股的估值不到美股的三分之一,這種估值折價可能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中國資產預計在政策轉向以及DeepSeek橫空出世之後從折價變為溢價,迎來較大的估值回升機會。
3月24日 週一

楊德龍:今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再平衡 A股港股可望迎來更多資金流入

去年年底,我發布了2025年十大預言,總體思路是中國的政策轉向自去年9月24日之後已經確立,因此今年政策上會進一步加碼,推動經濟回升。由於川普二次入主白宮,導緻美國政策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資本最害怕政策改變。因此,我們看到今年以來,許多外資從美股撤出,美股出現了較大回落,而A股和港股則吸引了大量資本流入。
3月21日 週五

楊德龍:聯準會繼續暫停降息 3月LPR持續維持不變 中國央行今年會擇機降準降息

北京時間凌晨2點,聯準會宣布暫停降息,將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4.25%-2.5%,這也是今年以來再次宣布暫停降息,將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4.25%-2.5%,這也是今年以來再次宣布暫停降息,將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4.25%-2.5%,這也是今年以來再次宣布暫停降息,去年9月聯準會開啟降息週期,到去年年底,聯準會已三度降息,累計降息100個BP,這次繼續按兵不動,主要考慮到美國通膨預期可能會累計降息。3月LPR持續維持不變,一年期為3.1%,五年期以上為3.6%,連續五個月LPR利率不變,央行沒有在LPR方面進行下調,也說明現在利率仍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後續可能還會擇機降準降息。
3月20日 週四

楊德龍:「科技牛」行情產生擴散效應 A股和港股迎來牛市第二波

近期,A股和港股市場在科技股大漲的帶動下呈現強勁走勢,吸引了全球資本的流入。從年初開始,科技股的「東升西落」特徵已經十分明顯。美股科技股經過多年的上漲,估值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泡沫特徵。巴菲特在去年大量減持了美股科技股及其他股票,並非因為他認為這些企業不優秀,而是因為估值過高而產生了泡沫。因此,巴菲特透過減倉來避險。目前,波克夏·哈撒韋年報顯示其帳上現金高達3,353億美元,創下新高,反映出巴菲特對美股高估值的擔憂。
3月18日 週二

楊德龍: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關鍵

今天統計局公佈的1-2月經濟運行的情況,總體來看是符合預期的,運行相對平穩,在外貿受到一些阻礙的情況之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而國內需求方面也出現了穩步回升,房價環比也出現了上升,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在消費方面也受到春節因素的零售因素的帶也出現了一定的低能量外增長。但從增速來看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在提振消費方面,後續可能會採取更多的措施來拉動消費成長,所以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拓寬財產性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等等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拉動消費增長,從而帶動經濟回升。
3月17日 週一

楊德龍:科技牛行情產生擴散效應 消費走強帶動大盤大漲

本週市場呈現震盪調整走勢,而週五則出現較大幅度回升。在消費性板塊大漲的帶動下,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整數關卡,創出年內新高。券商板塊也出現一定回升,市場信心得以提振。本週前期走勢強勁的AI板塊出現集體調整,但市場整體向上的趨勢並未改變。今年市場的行情整體上是由科技股走牛帶動,形成擴散效應,流入其他尚未大幅上漲的板塊。這正是我前陣子要跟大家講的一個觀點。從週五的走勢來看,這一觀點已得到初步驗證。在科技股出現短期回落的情況下,白酒板塊大幅上漲,帶動消費股回升,板塊輪動已經開始出現。由於許多投資者踏空了第一波人形機器人行情,因此都在等待調整時再入場。
3月14日 週五

楊德龍:美國2月CPI低於預期 聯準會五月降息可能性增大

美國勞工部公佈了2月的物價數據,顯示美國2月未季調CPI年增2.8%,為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點。同時,美國2月季調後CPI季增0.2%,同樣為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點。這顯示目前美國的通膨處於溫和上漲水平,與前幾年超過9%的CPI相比,已出現顯著回落。聯準會長期的通膨控制目標為2%,而2月CPI降至2.8%,已較為接近該目標,這意味著聯準會後續降息的可能性增加。然而,考慮到當前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第一季經濟成長明顯下滑,因此3月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維持利率不變,待5月議息會議再考慮降息。
3月13日 週四

楊德龍:人形機器人是「AI+消費」發展方向下值得關注的商業應用 其次是AI+醫療、AI+教育等方向

年以來,歐美股市與A股、港股的走勢出現了顯著分化。特別是美股科技股近期出現了暴跌,引發了市場對「東升西落」趨勢的討論。在過去幾年中,美股持續上漲,走出了一輪大牛市,尤其是美股「科技七姊妹」連續上攻,走勢強勁,吸引了全球資本流入。甚至有投資人提出了「美股不敗神話」的說法。然而,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AI+消費」是國務院提出的重要方向,也是未來拉動消費的重要面向。人形機器人是「AI+消費」較好的應用場景。除了「AI+消費」和「AI+人形機器人」之外,還有其他方向值得關注,例如市場已經開始表現的「AI+醫療」「AI+教育」等,這些都是AI在消費端的應用。
3月12日 週三

楊德龍:提振居民消費政策加碼 有望推動物價溫和上漲

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月份物價數據,2月份CPI由正轉負,同比漲幅為-0.7%,上月為0.5%。 主要原因是春節錯月的因素導致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加上今年春節之後蔬菜、肉類等供給比較充裕,物價出現了小幅的負增長,同時也反映出當前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約經濟回升的重要原因,囙此提振消費意義重大,1-2月CPI平均值為負0.1%。2月PPI同比-2.2%,上個月為-2.3%,1-2月平均PPI同比-2.2%,PPI的下降主要受到原油、煤炭等能源價格下跌的拖累,但是PPI的跌幅比上月小幅收窄,主要是因為節後復工以及穩增長政策發力提振需求邊際改善,帶動鋼材、有色金屬等工業品價格上漲,拉動PPI同比
3月10日 週一

楊德龍:本輪「科技牛」行情可望產生財富擴散效應 帶動市場整體回升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有許多超預期的地方,對投資人的信心是很大的提振。宏觀調控中重視資產價格,把推動物價溫和上漲,CPI的目標定在2%左右,這也意味著未來會透過擴大投資、提升消費等方式來拉動需求,從而帶動價格水準的溫和上升,而溫和通膨是對經濟成長以及資本市場最好的一種狀態。這次把「穩住樓市股市」第一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體現出中央對於樓市、股市更加重視,將來會採取更多的措施來穩住樓市,股市。我認為穩住樓市主要是要防止房價進一步下跌、防止家庭資產進一步縮水,房價穩住不跌就達到了調控目標。
3月7日 週五

楊德龍:人形機器人是未來五到十年的產業快速發展機會

今年以來全球資本進行了重新再平衡,這個就像我去年底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講的一樣。 今年全球資本從歐美等發達市場流出進入到A股和港股等新興市場,也就是說全球資本正在做再平衡。 因為歐美股市經過多年的上漲已經位置比較高了,特別是美股在科技七姐妹的帶動之下,估值上產生了比較大的泡沫,囙此有一些風吹草動,就可能會導致股價出現大幅調整。 那麼DeepSeek橫空出世直接打破了很多投資者對於美股科技股的一個估值邏輯,這導致英偉達等科技股出現了大跌,一部分資本開始獲利了結。 而A股和港股經過三年多的調整之後,已經跌到了歷史低位的一個估值。 所以從去年924政策轉向之後,A股和港股就開啟了一波估值修復的行
3月6日 週四

楊德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振消費支持資本市場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天上午,備受關注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發佈。 李强總理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在資本市場方面提出要推動投融資平衡。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資本市場既具有投資功能,也具備融資功能。 此前,資本市場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力支持了經濟的發展,也助力了一批科技創新企業成功上市。 然而,許多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並未獲得相應的良好投資回報。 囙此,資本市場需要通過推動投融資平衡,既要發揮融資功能,也要發揮投資功能,讓廣大投資者能够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財產性收入。 只有形成良性迴圈,才能吸引更多的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吸引場外資金入場,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3月5日 週三

楊德龍:人形機器人是我國繼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的第四大重點產業

目前,人形機器人板塊已經走出了第一波板塊性效應,目前處於震盪調整期。華爾街有句名言:「模糊的正確大於精確的錯誤。」我們首先應從產業發展的大格局來看這個問題。既然未來人與機器人的共同發展是確定的,那麼未來的產量也會逐步放量,因此我們無需糾結於短期股價的波動。在前期快速上漲時,許多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抱怨難以找到合適的入場機會。而現在市場出現了難得的調整,這其實是個很好的佈局時機。
3月4日 週二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