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课程6/12
股票投资策略与教育

评估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电动汽车主题的长期增长

lesson

目录

  • 云:沉默的幕后推手
  • 电动汽车:从硬件到智能平台
  • 复合效应:三大趋势的相互融合
  • 结论: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
  •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核心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云计算巨头正在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定制芯片和人工智能原生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企业需求。
  • 云是人工智能革命的无声支柱,它支持跨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可扩展、安全和模块化部署,而超大规模企业则倾向于垂直特定的计算模型。
  • 电动汽车正在发展成为软件优先的平台,其真正的优势在于车载智能、实时数据处理和垂直整合,而不仅仅是电池或续航里程。
  •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电动汽车的融合才是真正的故事,它创造了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中数据、计算和移动性相互促进,重塑基础设施并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中的赢家。

TradingKey - 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一些简洁的演示或语言模型的争论,人工智能革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基础设施的基石。在幕后,企业应用正在全速推进。从AWS到Azure再到谷歌云,每家大型云服务提供商都在全力投入GPU、定制芯片和AI原生服务。这些并非营销尝试,而是核心资本支出承诺,数百亿美元被投入到AI专用架构中,以应对快速增长的代际需求

这波支出浪潮并非猜测。从训练底层模型到边缘推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都需要巨大的计算密度。半导体、网络、功耗优化和人工智能原生云软件构成了一个分层堆栈,每个堆栈都允许不同的盈利路径。拥有真正护城河的基础设施巨头,无论是在数据中心建设、芯片设计还是部署敏捷性方面,都在脱颖而出。市场已经承认,大多数这类公司的估值都基于溢价倍数,但如果盈利复合增长率可能仍然低估,那么溢价很可能成为新的基准。

赢家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再在于资金或市场营销手段,而在于规模化的运营杠杆。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安全、医疗保健和企业软件等垂直领域可预测的高利润收入,才是真正的王道。而这正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相遇的地方。

global-intelligence-market

来源: grandviewresearch.com

云:沉默的幕后推手

在所有人工智能(AI)热潮的背后,真正被忽视的幕后英雄依然是云基础设施。所有AI模型、应用和服务都需要一个“家”,而这个“家”必须具备可扩展性、低延迟、高安全性以及模块化能力。云并非AI的配角,而是AI的操作系统。即使在投资者眼中,云计算的增长故事已趋于成熟,但其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大型超大规模云服务商(hyperscaler)的毛利率轻松超过65%,而将AI服务与存储、计算和数据库服务捆绑销售,不仅能建立客户粘性,还能推动每位用户的收入增长。

云服务商正从通用计算转向AI专用的垂直领域。定制芯片、共置部署(co-location)以及主权云区域(sovereign cloud zones)等举措,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大规模承载原生AI应用。之所以需要这些,是因为未来的企业级AI将高度场景化——物流、金融、生物科技,不一而足,每种应用场景都需要不同的部署模式。谁能破解性能与规模的难题,谁就将赢得企业AI预算的争夺战。

这里存在一个协同反馈循环:AI应用越多,对云的需求就越大;而云使用越多,又能为AI训练管道注入更多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AI的可用性。这种飞轮效应创造出一种环境,使少数几家供应商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主导基础设施支出。投资者往往低估了这种周期的持续时间。当前的AI-云周期,或许才刚刚进入初期阶段。

global-cloud-computing-market

来源: grandviewresearch.com

电动汽车:从硬件到智能平台

电动汽车(EV)行业早已超越了“炒作与现实”的争论阶段。市场渗透曲线日益陡峭,全球充电基础设施持续扩张,尽管面临短期政治波动,各国政府仍坚定致力于碳中和目标。然而,人们普遍忽视的是,电动汽车的叙事重点已不再局限于电池化学或续航焦虑,而是转向了软件、边缘智能以及生态系统领导力。

现代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一个“车轮上的计算节点”。随着连接技术、处理器和车载传感器的不断升级,如今的电动汽车正演变为一种能够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并自主决策的智能设备。正因如此,那些将电动汽车硬件与垂直整合的软件系统相结合的公司——如特斯拉、Rivian,甚至比亚迪——才能在利润率和市场认知度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综合性汽车制造商(OEM)则处于追赶状态,通常将智能化层外包给第三方,进一步加剧了盈利能力的两极分化。

此外,电动汽车的商业逻辑正在迅速从“环保理念”转向实实在在的成本效益。由于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以及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电动汽车的拥有成本不断降低;商业车队在大规模采用电动汽车的情况下,已能在五年内实现成本回收。这意味着问题已不再是“是否要采用”,而是“何时采用”。那些具备制造规模、智能调度软件和能源管理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十年占据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也反过来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形成闭环。预测性维护、实时路径规划以及自动驾驶模块等功能,都需要深度集成到数据基础设施中,并依赖于AI模型的持续训练。因此,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长,并成为基于云端的AI后端系统的前端数据生成器。

us-ev-management-platform-market

来源: grandviewresearch.com

复合效应:三大趋势的相互融合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电动汽车并非彼此孤立的领域,而是共同构成一个深度融合的整体叙事。AI应用依赖云平台得以加速;而云的增长又由边缘端(包括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所驱动;最终,电动汽车的智能能力则由云原生的AI平台提供支撑。

正是这种反馈循环,使得这三大趋势结合在一起时,其影响力远超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投资者仅孤立看待它们,便可能错失其交汇所带来的复利魔力。这不仅仅是一轮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对全球基础平台的全面重构:基础设施正在重写,工作流程正在重塑,终端市场正在重新定义。未来的赢家不会仅仅依靠更快的芯片、更清洁的汽车或更便宜的云服务器取胜,而是凭借一个横跨三大领域的、自我强化的“飞轮”实现规模化增长。

然而,这种融合也伴随着风险。当前AI与云服务企业的高估值更多反映的是未来预期,而非当下基本面。AI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可能面临政治和环境层面的限制。而尽管电动汽车的需求基本面坚实,但仍可能受到政策激励变化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干扰。

但长期结构性需求驱动因素——产业的数字化、脱碳化和自动化——正全面汇聚。这意味着短期的回调更可能是市场轮动,而非趋势逆转。对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识别那些具备穿越波动能力、并通过整合三大宏观趋势实现价值复利增长的平台型企业。

altText

来源: 路透社

结论: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

人工智能-云-电动汽车已不再只是臆想,而是即将到来的经济超级周期的主题。它们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指数级增长网格。诚然,这其中存在着炒作周期,但其背后隐藏着一场真实存在的、且才刚刚开始的根本性变革。

他们最令人信服的机会不在于追逐炒作,而在于拥有规模、基础设施和运营杠杆,从而主宰其垂直领域并渗透到相邻领域。投资者必须看透表面,绘制这些大趋势交汇处的图表,并投资那些将在2030年代成为这一交汇点赢家的平台。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