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2025年10月29日(週三),聯準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使這項關鍵基準利率降至3.75%至4.00%的目標區間。這是聯準會年內第二次降息,也是繼今年九月以來連續第二次降息。
需要說明的是,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間隔夜拆借的利率,並不直接等於您所支付的貸款利率。但它的變動會像骨牌一樣,間接影響您日常接觸的各類金融產品。
- 借貸成本可能逐步下降:如信用卡、汽車貸款、房屋裝修貸款等的利率可望隨之調整;
- 儲蓄收益可能進一步走低:高收益儲蓄帳戶、貨幣市場基金和定期存單(CD)的回報率也可能繼續回落。
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上個月強調:“我們深知,我們的決策會影響全國各地的社區、家庭和企業。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履行服務公眾的使命。”
那麼,聯準會降息對您個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您的債務負擔會減輕嗎?還是說您的儲蓄能跑贏通膨?
銀行利率金融分析師Stephen Kates表示,利率環境的下降將為借款人帶來一些緩解。 “無論是擁有7%抵押貸款的房主,還是希望為學生貸款和信用卡債務進行再融資的應屆畢業生,降低利率都可以通過開拓再融資或整合的機會,減輕許多負債家庭的負擔。”
信用報告機構TransUnion副總裁兼美國研究主管Michelle Raneri表示:“儘管此舉的全面經濟影響需要時間才能顯現,但早期跡象表明,即使是小幅降息也會對消費者的行為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Shutterstock)
您的信用卡利率真的會隨著聯準會降息而下降嗎?
理論上,是的。
大多數信用卡採用浮動利率,與「優惠利率」(Prime Rate)掛鉤,而優惠利率通常緊跟聯準會的聯邦基金利率調整。因此,降息後,您的信用卡年利率(APR)通常會在一到兩個帳單週期內作出反應。
然而,實際傳導效果可能有限。
即便聯準會在2024年下半年累積降息整整1個百分點,CardRatings的分析顯示,信用卡平均利率僅下降了0.23%——遠未同步。
信用卡已稱為成本最高的主流借貸方式之一。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2025年3月的報告,74%的美國成年人至少持有一張信用卡,信用卡佔全美零售支出的70%,已成為日常消費的主力。
CardRates.com的消費者金融專家Erika Sandberg強調:“由於絕大多數人依賴信用卡消費,高利率直接加重了本已緊張的家庭預算。債務成本越高,財務壓力就越大。”
數據顯示60%的持卡人每月無法全額還清帳單,長期承受複利滾雪球的壓力。數據顯示,2023年信用卡的平均年利率已高達23%,遠超房貸、車貸甚至無擔保個人貸款,使其成為各類主流借貸工具中成本最高的一種。
“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當然是好事,”Bankrate金融分析師Stephen Kats坦言,“但對於有未償餘額的持卡人來說,實際影響並不大。我們說的只是每月幾美元的差額——這不算少,但也不算多。”
LendingTree首席信貸分析師Matt Schulz表示:“即使美聯儲未來加大降息力度,信用卡利率也不會一夜之間從‘糟糕透頂’變成‘令人驚喜’。”
舉個例子:根據Schulz的說法,如果您欠款7,000美元,年利率24.19%,每月還款250美元,那麼利率僅下調0.25個百分點,整個還款週期內僅節省約61美元。
因此,與其等待聯準會帶來“微弱紅利”,不如主動管理您的債務。
- 盡量每月全額還款,避免利息不斷累積;
- 若有多張高利信用卡,可考慮透過0% introductory APR的餘額轉帳卡進行債務整合,爭取在免息期內減輕負擔;
- 同時,持續提升您的信用評分-能幫您爭取到更低的貸款利率。
汽車貸款利率會跟著下降嗎?
理論上,聯準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會降低銀行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消費貸款利率。但汽車貸款屬於中長期信用產品,其利率較多受到10年期公債殖利率、汽車金融公司的定價策略、市場風險偏好的綜合影響。
Edmunds洞察主管Jessica Caldwell認為:“連續兩次降息可能不會大幅降低月供,但有助於提振消費者信心——在當前高物價環境下,這種心理轉變至關重要。”
信用評分至關重要!据Edmunds统计,截至2025年10月,信用评分在760分以上的借款人,新车贷款平均利率仅为5.5%,二手车为6.9%,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再次说明,在贷款成本这件事上,信用评分是您最有力的议价工具。
Bankrate分析師Stephen Kats建議:“如果您尚未鎖定理想的貸款利率,現在就該著手優化財務狀況。提升信用評分、降低債務水平——這些完全在您掌控之中,也是降低汽車貸款成本最有效的方式。”
個人貸款會成為您更划算的借款選擇嗎?
根據Bankrate數據,截至2025年10月29日,擁有700個FICO評分、5000美元貸款金額和三年還款期限的客戶,個人平均貸款利率為12.25%。您的實際利率會因信用評分、收入狀況、債務水平、貸款金額、還款期限以及所選貸款機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信用越好,利率通常越低。
相較於其他借貸方式,個人貸款有兩大突出優勢:利率固定,意味著在整個還款期內,您的月供不會因市場波動而上漲;同時,它屬於無抵押貸款,即使未來遇到財務困難,也不會像房屋淨值貸款(HELOC)那樣危及您的房屋安全。
隨著聯準會的降息開始,多家貸款機構正在下調報價。儘管目前12%左右的利率仍高於抵押貸款或HELOC,但對於沒有房產、不願抵押資產,或希望整合多筆高利率信用卡債務的借款人來說,個人貸款正成為一個更可控、更透明的融資選擇。
在申請前,建議您先透過多家平台取得預先核准報價(通常為“軟查詢”,不影響信用分),比較年化利率(APR)、手續費和還款彈性,選擇真正成本最低的方案。
您的儲蓄收益會縮水嗎?
對借款人來說,聯準會降息或許是好消息;但對儲戶而言,儲蓄可能變得不那麼有利可圖。
當聯準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資金收益減少,它們支付給儲戶的利息也會隨之調低。
據DepositAccounts.com創始人Ken Tumin稱,在美聯儲2024年9月降息後,前五大高收益儲蓄賬戶中有三家下調了利率,包括Ally和Discover(現屬Capital One)在內的主流在線銀行也紛紛跟進。
定期存款(CD)同樣面臨收益下行壓力。Bankrate數據顯示,短期CD利率降幅最為明顯,1年期最高利率已從7月的5.36%回落至4.05%。 2年期和5年期CD雖相對穩定,但也分別從4.53%和4.25%降至4.00%和3.91%。這些變化與市場對未來長期利率的預期緊密相關。
(來源:Shutterstock)
如何應對儲蓄收益下滑?
雖然利率下行趨勢難以逆轉,但您仍可透過策略性安排,最大化當前收益並鎖定未來回報。
例如,網路銀行因無須承擔實體分行成本,往往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利率──某些高收益儲蓄帳戶的收益率仍是傳統銀行的五倍以上,特別適合存放應急資金。
如果您有一筆短期內不會動用的資金,不妨考慮開立固定利率定期存款(CD)。一旦存入,無論未來聯準會如何降息,您的利率都將保持不變。當然,提前支取通常會面臨罰金,因此這類產品更適合確定無需動用的長期閒置資金。
此外,帳戶是否收取維護費、是否有最低餘額要求、是否對特定交易收費,都會影響您的實際收益,也需要納入您的考慮範圍。
總結
對您而言,更重要的是把精力聚焦在兩件更可控的事情上。
一是梳理您的債務結構,優先置換高利負債,例如透過低利率個人貸款整合信用卡欠款。
二是重新檢視儲蓄組合,在流動性與收益之間找到更適合當前階段的平衡。
記住利率始終處於週期之中,起起落落是常態。真正能幫您穿越經濟波動的,是守住本金、匹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穩健財務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