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新聞

【新股IPO】小米有份參投的閃回科技三闖港交所:毛利率仍偏低 但已明顯減虧

金吾財訊 | 港交所8月14日披露信息顯示,閃回科技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該公司首次衝擊港股市場,公司曾於分別於2024年2月26日、2024年9月17日兩次向港交所遞表,惟均以失效告終。從行業背景來看,我國廢舊手機回收領域正處於規模持續擴張的階段。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顯示,從新生出廠到廢棄閒置,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在1.9年左右,我國平均每年產生的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中,回收處理量約爲2億至3億部。隨着手機更新週期逐漸縮短,手機的報廢量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2016年閃回科技成立,依託專有技術、自主搭建的回收及銷售平臺,疊加與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閃回科技快速步入發展正軌。2018年,公司完成A輪融資,引入杭州順贏、順爲科技及金米投資等投資者,其中金米投資爲小米集團旗下子公司。雖然到2024年公司收入規模已達12.97億元,但同業競爭之激烈超乎想象,同年毛利率卻低至4.8%。招股書提到毛利率下降主要歸因於公司須提高以舊換新回收價格以從供應渠道採購若干二手手機,以與主流消費電子品牌推出的集中回收平臺內的其他服務提供商競爭。這種競爭態勢正將公司推向惡性循環:對上游供應商的高依賴度削弱議價能力,爲維持市場份額只能犧牲毛利率,而利潤不足又限制了業務拓展能力。投資者又通常更青睞具有穩定盈利能力的公司,這樣的低利潤率表現可能影響其對公司前景的信心,也意味着閃回科技此次赴港上市的道路仍充滿荊棘。不過,公司在2023年虧損達到峯值後,似乎已有明顯的虧損收窄趨勢,2025年上半年更是同比減虧近4成,這一積極信號或爲其此次上市增添籌碼。公司名稱:閃回科技有限公司保薦人:清科資本主要股東:劉劍逸、餘海容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劉劍逸及餘海容合共擁有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5.35%的實益權益。基本面情況:公司是一家從事提供消費電子產品回收服務的中國公司,專注於二手手機。主要通過在使用公司的回收系統閃回收的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線下零售店或網上商城進行的以舊換新交易獲得二手消費電子產品的供應。閃回收的個人消費者通過將其二手消費電子產品進行以舊換新作爲付款的一部分,以折價購買新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其後於檢測及運營中心利用公司的專有檢測、分級及定價技術加工該等採購的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以進行轉售,並主要通過公司的線上平臺閃回有品以及在多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運營的自有網店,高效地將有關電子產品分銷予二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的各類買家。競爭格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回收的二手手機交易總額及售出的二手手機交易總額計,公司是中國第三大手機回收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分別約爲1.3%及1.3%。從這兩大維度來看,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爲愛回收與轉轉。其中,愛回收在二手手機回收及售出交易總額上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爲7.9%和8.1%;轉轉的對應份額則分別約爲7.4%和8.2%。財務狀況:公司於2021年-2024年分別錄得收入7.5億元、9.19億元、11.58億元及12.97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長40.31%至8.09億元。2021年-2024年分別虧損4870.8萬、9908.4萬、9826.8萬、6644.3萬元。2025年上半年虧損同比收窄38.61%至2463.3萬元。2021-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爲7.5%、5.6%、6.3%及4.4%。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4.2%增長至6.8%。招股書顯示,公司經營可能存在風險因素(部分):1、公司倚賴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獲得二手消費電子產品的穩定供應,倘公司與該等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關係惡化,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2、公司與上游採購合作伙伴及客戶議價的能力較低,且公司的二手手機採購成本及售價的波動可能進一步影響公司的毛利及毛利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3、公司的品牌形象對公司的成功不可或缺,而未能維持公司的聲譽及品牌形象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前景構成重大不利影響;4、公司於往績記錄期間錄得流動負債淨額及負債淨額,且未來可能無法產生充分現金流量以爲公司的經營提供資金或應付公司的流動負債;5、公司面臨經營所在行業的激烈競爭,倘公司不能有力競爭,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及6、中國宏觀經濟狀況的任何顯着放緩及行業的激烈競爭均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募資用途:1、進一步增加公司的技術及研發工作能力以及升級公司的基礎設施,以持續增強公司的業務產品及運營效率;2、進一步加強與公司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以持續鞏固公司目前在中國線下以舊換新手機回收服務的市場地位及擴大公司的交易服務涵蓋範圍;3、加大營銷及推廣力度及將業務擴張至市場潛力更高的銷售渠道以穩定增加公司的銷量及利潤率;4、公司的戰略投資及╱或潛在收購其所提供的產品及╱或服務與公司目前所提供者相輔相成並與公司的增長戰略相匹配的企業;5、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金吾財訊
8月15日 週五

【券商聚焦】東吳證券首予上美股份(02145)“買入”評級 指其多品牌戰略前景可期

金吾財訊 | 東吳證券研報指,上美股份(02145)聚焦護膚、母嬰和洗護三大核心領域,通過多品牌戰略覆蓋不同消費人羣與價位帶,形成多領域品牌矩陣。韓束主品牌常居抖音美妝NO1,在大衆護膚賽道具有統治級地位,當前多品牌戰略成效顯着。25年以來公司調整抖音爲主的內容電商銷售結構,提升自播佔比,帶動利潤率改善。公司25H1預告營收同比+16.8%-17.3%;淨利潤同比+30.9%-35.8%,高基數下收入維持較好增長,渠道改善+中高端嬰童品牌高增帶動利潤增長。長期看,已有品牌縱向深耕,疊加多個第N曲線品牌推出,帶來長期增長勢能。主品牌韓束拓展男士、彩妝、個護等新領域打開增量市場,採取事業部制改革精細化管理;NEWPAGE擴充明星單品及年齡層;洗護品牌多點開花驅動中長期躍遷。該行測算中期公司護膚/嬰童護理/洗護賽道的零售額規模有望分別突破100/20/20億元。同時,公司圍繞母嬰IP、醫美、家清與原料等方向展開多元化佈局,爲中長期增長蓄能,有望驅動公司邁向遠期更高收入目標。公司依託“2+2+2”戰略,聚焦護膚、母嬰、洗護三大賽道構建多品牌矩陣,差異化定位各細分市場,運營能力出衆,品牌勢能強勁。該行預計公司2025-2027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1.1/14.1/17.6億元,分別同增42.3%/26.5%/24.8%,當前市值對應PE分別爲29/23/18X,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金吾財訊
8月15日 週五

【券商聚焦】東方證券維持騰訊音樂(01698)“買入”評級 指其利潤率端有望持續優化

金吾財訊 | 東方證券研報指,騰訊音樂(01698)Q2營收84.4億元(yoy+17.9%, qoq+14.8%),Q2毛利率44.4% (yoy+2.4pp, qoq+0.3pp),主要得益於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強勁增長,部分被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服務收入下降所抵消。25Q3該行預期營收或達82.6億元(yoy+17.7%,qoq2.2%),環比預期略下滑主要系Q2爲電商廣告旺季,前預測值爲78.7億元,因在線音樂收入增長超預期上修。Q2銷售費用2.2億元,費率2.6%(yoy-0.4pp, qoq0.1pp)。Q2管理費用9.4億元,費率11.1%(yoy-2.0pp, qoq-1.7pp)。Q2歸屬股東淨利潤(IFRS)24.1億元(yoy+43.2%,qoq-43.9%);Q2經調整歸屬股東淨利潤(Non-IFRS)25.7億元(yoy+37.4%, qoq+21.2%),主要系在線音樂高增帶來。25Q3該行預期Non-IFRS歸母淨利潤或達23.5億 元(yoy+29.7%,-8.6%)。 該機構指,25Q2在線音樂收入68.5億元(yoy+26.4%, qoq+18.1%),該行預期25Q3收入或達67.5億元(yoy+23.2%,qoq-1.5%)。Q3小卡、Bubble等粉絲經濟玩法預期驅動SVIP佔比提升,遠期該行展望更多內娛藝人逐漸加入驅動SVIP長線增長,該行預期25Q3公司ARPPU或達11.9元/月,MPU或達1.26億。如後期喜馬拉雅收購審批通過,SVIP會員數有望進一步因有聲內容庫增量而提升。 25Q2社交娛樂收入15.9億元(yoy-8.5%, qoq+2.3%),該行預期25Q3收入或達15.1億元(yoy-1.9%,qoq-5.2%),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合續縮緊疊加宏觀因素導致。隨着在線音樂付費用戶、ARPPU雙增,公司在線音樂收入在整體結構比重持續提高,利潤率端有望持續優化。該行預計 25-27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16/111/128億元(25-27年原預測值爲 104/101/112 億元,因根據財報上調音樂會員付費率,社交娛樂收入、其他收益等調整盈利預測)。因25年有高額其他收益,該行參照可比公司,給予26年29倍P/E,目標價112.8港幣(102.6人民幣),維持“買入”評級。
金吾財訊
8月15日 週五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