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新聞

港股三大指數午後漲幅擴大 恒指全日漲0.93% 中芯國際(00981)升10.06%

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午後漲幅擴大,全日震盪走強,截至收盤,恒指漲0.93%,國企指數漲1.17%,恒生科技指數漲2.71%。藍籌中,中芯國際(00981)漲10.06%,李寧(02331)漲8.78%,比亞迪電子(00285)漲6.13%,中國生物製藥(01177)漲5.83%;聯想集團(00992)跌2.19%,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跌1.78%,華潤電力(00836)跌1.57%,京東健康(06618)跌1.47%。板塊方面,芯片股普升,華虹半導體(01347)漲17.85%,晶門半導體(02878)漲10.64%,中芯國際漲10.06%,貝克微(02149)漲9.15%,上海復旦(01385)漲6.36%。中信證券表示,近期特朗普在科技領域動作頻繁,其政策思路出現變化,特別是對華科技政策思路引發各界關注。從原因來看,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PayPal Mafia”掌控了美國科技政策的決策與執行層,其政策思路融合了企業利益導向與MAGA理念。對美國國內而言,強調寬鬆監管以促進創新,同時推動本土投資和生產帶動就業。對外而言,將輸出“美國技術棧”視爲科技戰略核心,對華強硬的同時也存在交易思維,科技制裁可被當作談判籌碼。在美國科技政策思路變化下,我國相關產業鏈或受益於半導體關稅趨緩、科技巨頭投資擴張以及AI芯片管制的階段性放鬆,而在中美博弈延續下,國產替代邏輯也將不斷強化。新能源車企悉數走強,小鵬汽車-W(09868)漲13.60%,蔚來-SW(09866)漲11.12%,比亞迪股份(01211)漲2.60%,小米集團-W(01810)漲2.34%,零跑汽車(09863)漲1.43%。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稱,根據國家金融局交強險數據,國內商用車交強險數據的2025年商用車強勢增長。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臺,同比增長84%;2025年7月份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達到7.3萬臺,同比增長55%,環比降3%。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後,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7月銷量同比暴增,1-7月銷量累計達到43萬臺,同比增長57%。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NEV)新車銷量達486.8萬輛,年增30%。若計入油電混合車(HEV),第二季電動車(EV)銷量更達到645.6萬輛,佔全球汽車總銷量29%。個股方面,小鵬汽車漲10.2%。小鵬汽車公告,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控股股東何小鵬於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8月21日通過全資擁有的Galaxy Dynasty Limited在公開市場購買了310萬股A類普通股,平均價爲每股A類普通股80.49港元。此次增持後,何小鵬及其關聯方合計擁有公司約18.9%的股份。快手(01024)漲4.39%。摩根士丹利發表研報指,快手次季電商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18%,勝該行預期,在內容和貨架主導的電商所推動下,過去一年GMV增長穩定於13%至14%區間,這無疑是一次顯著的增長加速。快手變現能力也有所提升,該行對其第三季GMV增長15%的指引亦感正面。該行表示,今年資本支出指引由100億元上調至120億元,顯示可靈(Kling)和其他AI應用的推理需求強勁。該行將2025年至27年每股盈測上調介乎3%至6%,目標價由67港元上調至76港元,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花旗預計快手自研的AI視頻生成工具可靈的表現將更佳。在可靈第二季度錄得超過人民幣2.5億元的收入後,花旗將其2025年的收入預期上調至1.25億美元。花旗認爲,如果下半年發展勢頭強於預期,收入可能有上升空間。中信證券測算,2018年以後的超額儲蓄累計超過30萬億元,而2022年以後形成的5萬億元超額儲蓄,在短時間內更可能成爲用於消費、投資的潛在資金。從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視角來看,2025年可能有90萬億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設其中5%—10%的資金尋求更高的收益,則流出規模可能在4.5萬億元—9萬億元。“搬家”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進入權益市場,或傾向於以“固收+”類型的資管產品進行過渡承接,也能實現資金的“間接入市”。*本文由FIU金融資訊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爲V1.0.4,生成時間2025-8-22
金吾財訊
19 分鐘前

【券商聚焦】興業證券維持嘉裏建設(00683)“增持”評級 料25年起公司淨負債率有望見頂回落

金吾財訊 | 興業證券發研報指,嘉裏建設(00683)2025H1公司實現收入80.59億港元,同比增長60%,主要受香港地產開發項目確認收入增加推動,但香港住宅價格過去四年累計下跌近30%,公司開發業務的合併業績對應毛利率僅9%,仍處於增收不增利階段。因此,2025H1公司計入開發項目減值撥備後的核心淨利潤爲8.63億港元,同比-13%,業績表現符合預期。此外,公司兌現穩健的派息政策,2025H1每股中期派息0.40港元,同比持平。該機構表示,2025H1,公司物業租賃及其他的合併收入僅同比下滑6%至25.02億港元,其中內地租賃物業的合併收入同比下滑5%至19.55億港元,香港租賃物業的合併收入同比下滑8%至5.47億港元。公司持有的投資物業均位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核心城市,即使市場整體承壓,但公司憑藉較強的招商運營能力,除正在翻新的北京嘉裏中心外,其他內地主要綜合體出租率均穩中有增,因此該機構預計2025全年公司物業租賃收入降幅可控。該機構續指,隨着Hibor下行以及上海海金華庭一期售罄,公司估值修復邏輯在今年上半年逐步兌現。該機構預計2025年起公司淨負債率有望見頂回落,保障現金流的安全性和派息的穩定性。該機構預計公司2025/2026/2027每年可維持每股派息1.35港元,2025年8月20日收盤價對應2025年預計股息收益率達6.5%,維持“增持”評級。
金吾財訊
40 分鐘前

【券商聚焦】天風證券維持思摩爾國際(06969)“買入”評級 指自有品牌業務及企業客戶業務有望延續增長趨勢

金吾財訊 | 天風證券發研報指,思摩爾國際(06969)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0.13億元,同比增長18.3%;實現毛利22.44億元,同比增長16.6%,毛利率爲37.3%,同比-0.5pct;實現淨利4.92億元,同比下降28.0%,加回以股份爲基礎的非現金開支後,實現經調整淨利7.37億元,同比下降2.1%,經調整後淨利潤率12.3%,同比-2.5pct。該機構表示,公司自有品牌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電子霧化產品及霧化美容產品,2025H1實現收入12.74億元,同比增長14.1%,佔收入百分比爲21.2%。其中,歐洲和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實現收入10.69億元,同比增長15.1%,主要受益於公司行業領先品牌VAPORESSO的出色表現;美國市場實現收入1.74億元,同比下降6.7%;中國市場收入3061.8萬元,同比增長2595.2%,主要來自霧化美容產品“嵐至”品牌的銷售。2025H1,公司面向企業客戶業務實現收入47.39億元,同比增長19.5%,佔收入百分比爲78.8%。其中,歐洲和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實現收入27.34億元,同比增長38%;美國市場實現收入18.88億元,同比增長1.5%;中國市場實現收入1.17億元,同比下降6.1%。在美國市場,聯邦和州級層面對不合規產品的執法力度均已加強。FDA與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自2023年起聯合開展非法電子煙打擊行動,截至2025年5月已累計查獲價值超過1.35億美元非法電子煙。在歐洲市場,多個國家已對一次性電子煙採取限制或禁止銷售措施。2025年6月1日,歐洲關鍵市場英國已實施一次性電子煙的銷售禁令。該機構認爲,隨着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公司自有品牌業務及企業客戶業務有望延續增長趨勢。該機構認爲,公司作爲提供霧化科技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壁壘優勢不斷凸顯,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預計產業鏈集中度或將加速提升。由於公司加大自有品牌市場開拓力度,銷售費用顯著增長,HNB業務作爲第二增長曲線預計2026年起對收入和利潤有顯著貢獻,該機構調整公司2025-2027年淨利潤爲14.72/19.79/26.63億元(2025-2027年淨利潤預測前值13.37/19.12/27.60億元)26/27年同比+34.40%/34.60%。基於公司的技術和龍頭優勢,維持“買入”評級。
金吾財訊
1 小時前

【券商聚焦】招商證券維持小米集團(01810)“強烈推薦”評級 看好公司中長期市值上升空間

金吾財訊 | 招商證券研報指,小米集團(01810)發佈2025年中報業績公告,25Q2實現營收1160億元,連續三個季度超千億,同比+30.5%/環比+4.2%;毛利率22.5%,同比+1.8pct/環比-0.3pct;經調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75.4%/環比+1.5%。該機構指,Q2毛利率超預期,虧損持續收窄,公司Q2新車交付量環比+7.2%至8.1萬輛;關注下半年產能爬坡、新車交付上量節奏;27年將進軍歐洲市場,有望打開汽車業務長線空間,助力小米品牌全球影響力擴圈。IoT營收延續同比高增長,空調等智能大家電錶現亮眼。該機構認爲公司白電業務發展較快且空間仍大,冰箱、洗衣機有望複製空調的高增長;此外海內外線下渠道持續拓展,未來5年預計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約一萬家,出海空間有望帶來高成長。 手機方面,25Q2國內市場銷量同比逆勢增長,盈利能力短期承壓。展望全年,公司調整全年出貨目標至1.75億部;該機構仍看好公司手機業務高端化、全球化持續推進下的份額提升空間,關注全球手機大盤景氣度及上游存儲芯片等零部件價格波動影響。 該機構指,小米作爲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前三廠商、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臺,該機構看好其在AI加速產業重構過程中的端側龍頭卡位優勢。公司手機業務積極推進高端化戰略及國際化擴展;IoT業務有望持續受益於核心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廣闊空間;互聯網業務預計將伴隨硬件業務實現持續穩健增長;汽車方面伴隨YU7等車型矩陣進一步完善及生態鏈的協同效應,看好公司向15-20年躋身全球前五車廠的目標進軍。該機構預計公司25/26/27年總營收爲4899/6603/8233億元,調整後淨利潤爲431/635/866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爲27.9/19.0/13.9倍;歸母淨利潤393/605/839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爲37.6/24.4/17.6倍。維持“強烈推薦”評級,看好公司中長期市值上升空間。
金吾財訊
1 小時前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