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TradingKey - 自今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的 “对等关税” 实施90天暂停措施后,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大幅上涨。展望未来,在全球贸易摩擦态势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减税对美股企业税后盈利形成正向支撑的多重背景下,我们认为美股大盘有望延续上涨态势。在看涨美国大盘的背景下,我们尤其看好美股的AI行业。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美股AI板块展开重点分析。
美国最新的芯片法与AI监管框架为美股AI板块注入多重政策红利。近期落地的《大而美法案》将半导体制造业税收抵免大幅提升;同期推出的《AI行动计划》则以 “轻监管、重发展” 为导向,通过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保障能源供应,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组合拳下,美股AI板块呈现结构性机遇。
在政策的助力下,AI相关企业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突出表现。同时,这一突出表现也得益于企业自身的内在优势 —— 这类企业依托技术革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在运营杠杆效应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在生产效率上,AI企业的毛利率、人均销售额及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在运营杠杆方面,AI科技股在企业毛利增长幅度与销售增长幅度的比率上表现突出。
目前AI预算已纳入企业核心IT与业务预算,这标志着其从边缘试验阶段迈入战略核心领域。在应用层面,无论是内部效率的提升还是客户体验的优化,均取得了卓越进展。与此同时,AI正推动企业对工作流、数据流和决策机制进行重构,从IT部门逐步向产品、运营等核心业务板块渗透,成为企业的创新引擎。从当前AI在生产优化、技术创新及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判断,整个AI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无疑一片光明。
AI行业的前途光明推动着AI企业股价的大幅上涨。这使得许多分析师认为当前AI行业存在泡沫。然而,我们认为这更可能是结构性牛市的开端,而非泡沫。具体来说,尽管AI股估值较高,但盈利增长速度同样显著。这导致AI板块的PEG比率低于非AI股票,且 “盈利夏普比率” 高于其他股票,由此体现出其高估值的合理性。
来源:Mitrade
1.美股大盘
自今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的 “对等关税” 实施90天暂停措施后,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大幅上涨:截至8月5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达22.1%,标普500指数上涨15.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幅为8.6%。期间,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更是多次刷新历史最高点位(图1)。
在7月22日,美国相继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日本达成多项关键合作协议;7月28日,全球两大经济体 —— 美国与欧盟也成功达成协议。展望未来,在全球贸易摩擦态势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减税对美股企业税后盈利形成正向支撑的多重背景下,我们认为美股大盘有望延续上涨态势。
在看涨美国大盘的背景下,我们尤其看好美股的AI行业。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美股AI板块展开重点分析。
图1:美国三大股指走势,2025年4月9日 – 2025年8月5日
【注:2025年4月9日= 100,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相关资讯请参考2025年 8月5 日发布的《美股还能上涨吗?华尔街有不同的声音》
2.政策支撑AI产业
美国最新的芯片法与AI监管框架为美股AI板块注入多重政策红利。近期落地的《大而美法案》将半导体制造业税收抵免大幅提升,直接推动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加速美国晶圆厂建设。这一政策也对AI芯片获得强力支撑,英伟达、AMD等企业的先进制程芯片产能有望大幅提升,直接满足AI大模型对算力的海量需求。
特朗普政府同期推出的《AI行动计划》则以“轻监管、重发展” 为导向,通过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保障能源供应,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这促使了甲骨文、微软等企业参与了数百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计划。
在政策组合拳下,美股AI板块呈现结构性机遇。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全球AI数据中心投资将达2.9万亿美元,AI硬件与基础设施企业的长期增长逻辑已清晰显现。
3.生产效率和运营杠杆的结合
在政策的助力下,AI相关企业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突出表现。同时,这一突出表现也得益于企业自身的内在优势 —— 这类企业依托技术革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在运营杠杆效应方面拥有明显优势。
3.1生产效率
具体来看,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下,AI相关公司在多项关键财务指标上都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趋势:无论是毛利率、人均销售额,亦或是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在技术赋能的推动下稳步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在毛利率表现上,以AppLovin为例,该公司依托AI技术打造了完善的移动广告生态系统,毛利率成绩颇为突出。依据8月6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AppLovin本季度毛利润达11亿美元,进而使过去12个月(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的毛利润攀升至45.1亿美元,毛利率为78.6%,较2020财年的61.7%显著提升(图3.1.1)。
又比如说,在ROE方面,头部AI企业的增长动能更为强劲。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通过AI驱动的广告精准投放技术优化,当前的ROE达到34.8%,较2020年的19%几乎实现翻倍增长,成为支撑其市值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图3.1.2)。
图3.1.1:AppLovin毛利率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3.1.2:Alphabet ROE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3.2运营杠杆
在运营杠杆这一关键维度—— 即企业毛利增长幅度与销售增长幅度之间的比率关系上,AI科技股的表现脱颖而出。与美股指数中其他股票相比,AI相关企业在这一指标上呈现出明显的优越性,这不仅直观反映出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更凸显了其在营收增长过程中实现利润加速释放的强大盈利能力。
以亚马逊为例,其AWS云服务借助AI算力集群与机器学习平台的优化,2025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3%,毛利率则从50.1%提升至51.8%,毛利同比增幅达17.1%,运营杠杆比率为1.28,即每1%的销售增长可撬动1.28%的毛利增长(图3.2.1)。再如社交平台巨头Meta Platforms,在AI推荐算法升级后,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21.6%,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81.3%升至82.1%,毛利增幅达22.9%,其运营杠杆比率同样高于1(图3.2.2)。
图3.2.1:亚马逊财报数据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3.2.2:Meta财报数据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值得强调的是,AI相关股票的亮眼表现并非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推动,而是源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实质性生产力提升。这种由AI技术驱动的效率优化和盈利模式升级,构成了其股价长期走强的核心支撑力。
4. AI发展和成就标志着未来可期
目前AI 预算已纳入企业核心 IT 与业务预算,标志其从边缘试验走向战略核心。近年来,企业对 AI 投入已经得到了大幅的增长,生成式 AI 项目成投资焦点。同时,AI 应用采购流程日趋标准化,与传统软件采购接轨,性能、成本、安全和合规性成为核心考量因素。
在内部效率提升方面,AI 实现自动化文档处理、代码生成等流程优化,大幅缩短SaaS 公司开发周期。在客户体验优化领域,AI 驱动的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广泛应用,相关投入呈指数级增长。
此外,AI 推动企业重构工作流、数据流和决策机制,从 IT 部门向产品、运营等核心业务渗透,成为创新引擎。同时,AI Agent 与推理模型兴起,企业积极测试智能代理执行复杂任务,推动智能化工作流升级。AI 正全方位重塑企业发展基因,成为数字化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关键支撑。从当前AI在生产优化、技术创新及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态势来看,整个AI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5. AI股估值过高?存在泡沫?
AI行业的前途光明推动着AI企业股价的大幅上涨。这使得许多分析师认为当前AI行业存在泡沫。然而,我们认为这更可能是结构性牛市的开端,而非泡沫。对AI企业的市值占比、盈利贡献比例及市盈率(P/E)展开研究后,得出了当前AI板块估值偏高的结论。
然而,衡量一项资产是否存在泡沫,不能仅看估值高低,盈利的增长潜力与持续性同样是关键的考量维度。尽管第二季度财报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从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来看,AI相关企业延续了第一季度的良好业绩。这表明,美股市场中AI行业的景气度仍在持续。
在高估值和收益高增长共存的背景下,PEG比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往往是一个有用的指标。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AI板块的PEG比率低于非AI科技股及指数其他成分股。
花旗银行引入了“盈利夏普比率” 这一评估指标,其计算方式为年化每股收益增长率除以收益增长的标准差,以此反映盈利增长的效率与稳定性。数据显示,AI板块的盈利夏普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股票,体现出AI股 “高增长、稳波动” 的特征。总的来说,尽管AI相关企业估值较高,但通过PEG和盈利夏普比率可以发现,此板块的高增长和增长的稳定性表明AI股并未存在泡沫。
6. AI产业风险
美国AI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风险,值得关注。首先是初创企业生存压力巨大,尽管行业内融资活动十分活跃,但初创企业的成功率仅约35%,大量初创公司正面临技术落地困难、盈利模式模糊不清等现实问题,生存之路充满挑战。
其次是算力成本高企,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训练千亿参数的AI模型需耗资超过1亿美元,高昂的算力成本已成为许多企业进入和发展AI领域的门槛。
其三,AI产业还存在芯片依赖与供应链风险,当前美国AI芯片主要依赖英伟达等少数巨头企业,技术路线相对集中,这使得整个AI产业的供应链极易受到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稳定性面临考验。
此外,在劳动力市场领域,顶尖AI人才向少数企业过度聚集的现象,以及AI发展对就业造成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