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新聞

【熱點追蹤】美國政府關門未見轉機 經濟數據面臨“斷供”風險

金吾財訊 | 2025年10月1日,美國兩黨未能達成妥協,美國政府暫時關門,爲2019年以來首次。本次撥款法案鬥爭的焦點是醫療補助削減,特別是原定於2025年底到期的增強型保費稅收抵免(Enhanced Premium TaxCredits,簡稱 ePTC)。從兩黨立場看,民主黨或希望利用政府關門推動共和黨永久或暫時延長ePTC,並彌補2025年3月政府關門風波中對共和黨讓步造成的領導層形象衝擊。共和黨或認爲民衆會將政府關門責任歸咎於民主黨,且政府關門可以成爲削減政府規模的機會。9月30日,特朗普曾與民主黨參衆兩院領袖會面,會後雖公開表達出就醫療補助議題展開進一步談判的意願,但兩黨何時能真正打破僵局、達成實質性妥協,仍存在顯著不確定性。從歷史經驗來看,若雙方經過約兩週的短期博弈後均出現讓步傾向,共和黨或會在“暫時延長ePTC”這一核心議題上對民主黨做出妥協,進而推動兩黨達成共識、通過短期融資法案以結束停擺。但考慮到當前兩黨均維持強硬立場,也不排除持續僵持導致停擺時間延長的風險情形。至今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暫未有轉機跡象,並已經導致部分主要經濟數據延遲發佈,例如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美國副總統萬斯說不知道停擺會否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幾星期內會竭盡全力確保民衆獲得基本服務。政府關門的直接衝擊首先體現在聯邦僱員層面。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此次停擺將導致約 75 萬名依賴國會年度撥款的聯邦僱員進入無薪休假狀態,這一規模接近聯邦僱員總數的四分之一。10月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率先警告,如果聯邦政府“停擺”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引發裁員。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則說,聯邦政府裁員“很可能”發生,且“很快”會發生。10月2日,特朗普在採訪中進一步表態,如果政府持續陷入停擺狀態,可能會出現裁員和項目削減。他還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共和黨人必須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清除無用的人員,杜絕浪費和欺詐,聲稱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除政府層面的裁員壓力外,美國企業端就業市場同樣面臨挑戰。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報告顯示,美國企業9月計劃裁員人數5.4萬人,按月減少37%。今年以來已宣佈裁員人數94.6萬人,是2020年以來最多。報告指,今年以來,計劃招聘人數約20.5萬人,是2009年以來最低。報告認爲,目前正面對就業市場停滯、成本上升、新技術變革等情況,但預料隨著減息持續,預料第4季就業市場企穩。有經濟學家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帶來不確定,加上人工智能興起,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但政府打擊移民的措施亦限制勞動力供應。除就業市場外,政府關門還對美國經濟增長產生直接拖累,且進一步加劇了核心經濟數據發佈的不確定性。按照原計劃,本應在10月3日發佈的非農就業數據、10月15日發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等關鍵經濟指標,目前已確定因停擺延遲。據華泰證券援引信息顯示,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已明確表態,在政府關門期間將全面暫停數據收集與發佈工作,這意味着一系列由政府主導的經濟數據(如PPI、零售銷售、GDP等)均將面臨延遲發佈風險。回顧2013年美國政府16天關門事件,當時10月計劃公佈的9月非農就業、CPI/PPI、零售銷售、三季度GDP初值、個人消費支出(PCE)等數據均延遲1-3周發佈,即便到11月公佈10月數據時,延遲時間仍達1-2周,此次停擺若持續,或會重演類似的數據披露混亂。不過,關於9月非農就業數據的發佈,目前出現了一定變數,爲市場帶來部分緩衝預期。根據CNN報道稱,據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助理,勞工統計局可能準備好發佈9月就業數據,數據已經收集,可能已做好發佈準備。參議院民主黨成員Warren針對數據問題寫信給BLS代理局長。根據2013年的經驗,BLS能夠在政府工作人員復工後的三個工作日內發佈延遲的就業報告。也正因重磅非農就業報告可能如期發佈,美股三大指數在10月2日擺脫跌勢,並集體創新高。
金吾財訊
10月3日 週五

【特約大V】鄧聲興:恒指重上兩萬七關,不排除短期借勢調整

金吾財訊 | 恒指週四(2日)收市報27287,升431點或1.61%。大市全日成交3149億元。國指升169點或1.77%,報9724;科指繼續跑贏大市,升217點或3.36%,報6682。金價破頂,紫金(02899)倒升4%,報33.9元,其分拆並於週二掛牌的紫金黃金國際(02259)再飆14%,報137.5元;西普尼(02583)繼首日掛牌收市飆2.6倍後再升飆71.1%,報181.4元。道指週四(2日) 收市報46519點,升78點或0.17%;標指反彈0.06%,報6715點;納指漲0.39%,報2284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收市升1.94%,創歷史新高報6626點,重磅股中輝達(Nvidia)亦創新高,收市漲0.9%,報188.89美元;特斯拉(Tesla)第三季電動車付運量按年增加7.4%至破紀錄近49.71萬輛,遠多過預期的43.96萬輛,反映美國購車稅務優惠結束前需求急增,該股漲2.5%後倒跌5.1%收市。亞太股市今早(3日)個別走,日經225指數現時報45237點,升300點或0.67%。南韓綜合指數現時報3549點,升93點或2.7%。恒指重上兩萬七關,不排除短期借勢調整。藍思科技(06613)蘋果戰略轉向無疑爲智能眼鏡賽道注入強心劑。據悉其已暫停Vision Pro升級計劃,將資源集中投放在代號N50及帶顯示屏的兩款智能眼鏡研發,目標直指Meta的Ray-Ban系列。此舉印證智能眼鏡正從技術探索邁向規模化商用,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值得關注的是藍思科技已成功卡位產業鏈關鍵環節,市場傳聞該公司將獨家供應Meta新一代Ray-Ban AI眼鏡三大核心部件,目前相關部件已進入製作階段。從業務佈局觀察,藍思科技在AI眼鏡領域實現全鏈條覆蓋,深度參與Rokid及北美大客戶產品研發,囊括光學鏡片至整機組裝。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具身智能與AI服務器領域,不僅爲智元等客戶提供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更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液冷模組量產。財務數據顯示其轉型成效顯着,2024年智能頭顯與穿戴類收入達34.88億元,同比增長12.4%,而具身智能等新興業務更錄得754.2%的爆發式增長。藍思科技透過垂直整合製造優勢,在AI眼鏡與具身智能雙賽道建立核心競爭力。投資者可密切關注其技術突破與訂單落實進度。目標價$45,止蝕價$28。(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作者: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博士
金吾財訊
10月3日 週五

從羅行墟到墟遊記,藝術織就的城鄉新生圖景

在佛山丹灶鎮,羅行曾是一個被時光慢待的傳統小村落。 這裡承載著百年竹編非遺記憶,被政府和村民們小心呵護,傳承,但也如碧玉一般被深藏。 2024 年起,一場 「墟遊記」 為品牌的藝術社會實踐項目在此落地,佛山南海政府聯合藝術家群體,以藝術共創為紐帶,讓這個古老墟市逐漸蛻變為文化交融、鄰里和睦、商業復甦的鮮活社區。2025年度大墟活動開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光“墟遊記”,一個以藝術為媒介,社區為主體,墟市為場景的持續性社會創新項目在此萌芽而生,從“羅行墟”的實踐開始,既是非遺傳承的活態課堂,也是藝術介入城鄉更新的生動樣本。蝶變之路:從沉默墟市到社區花園兩年前的羅行,還帶著幾分落寞,傳統竹編技藝在少數老人手中留存,被視為族群中最為珍貴的工藝傳承,但也因實用性減弱而漸失光輝。 2024年,變化開始悄然發生。向陽等藝術家團隊先後入駐到街道里,他們收集丹灶鎮羅行的歷史資料,以舞蹈、裝置等各自獨有的藝術形式滲入到居民的生活空間中。藝術家紛紛為社區注入新的血液:一座曾經險些廢棄的房子,由藝術家們做基礎改建,配合自動噴淋系統,成為了一個小花園。 當荒地變成了好看舒適的地方,讓孩子們可以嬉戲,老人們可以休憩,就成為了當地居民自發維護的公共空間,紛紛修剪整理、搭配新的花草樹木。 一點藝術的光讓整個社區染上了新的顏色,在這一年內,有企業家協會與婦聯共建特色花園,有居民主動拿出閑置地塊參與建設,有當地工業園區開放荒地打造社區共享空間,現在已有六個形態各異的科普美育花園在墟市周邊陸續落成,實現了居民 “步行一兩分鐘即達花園” 的願景。 曾經的竹編老手藝,化作了沙龍燈、咖啡香囊、抽象藝術裝置等多元形態,出現在墟市的各個角落; 藝術家工作室、舞團駐地相繼入駐老房,讓老舊建築煥發新活力; 咖啡店、書店,文創店等新業態密集(籌備)開業,逐步形成完整的商業生態。 圍觀的村民聚攏起來,已然從旁觀者,變成受益者,變成參與共創者。竹編為橋:文化傳承與新生之道项目初期,竹編奶奶們常說:“這編不了,做不到,又不賣錢沒人要。 “ 當外國藝術家提議把竹篓改小,老人們覺得既不實用也不值得。轉機來自一次次耐心引導。 藝術團隊通過製作現代燈具、抽象裝置等方式,讓竹編脫離純粹的實用主義,進入“無用之美”的領域。 當老人們發現竹材能化身藝術作品,並受年輕人喜愛時,態度逐漸轉變。 從開始“試一試”,到最後,她們甚至開始圍坐在一起開 “技術研討會”,竹編手藝的“產品”成為了她們心目中需要琢磨,需要有更藝術感表達的“作品”。 從 「拒絕嘗試」 到 「主動創新」,從 「手藝」 到 「作品」 的稱謂轉變,背後是傳統技藝價值的重獲認同。遊客因竹編創意而湧入,帶動商鋪與民宿規劃。 為了不讓這樣的藝術靈感成為居民的靈光一現,而是一個可以傳承的基因,藝術團隊還設計了 「竹編大球」 共創項目,讓居民從剖竹開始,親身感受從原料到藝術品的全過程,在觸摸中傳遞技藝溫度; 大學生帶著畢業設計入駐墟市,以年輕視角激活傳統; 廣東財經大學、佛山大學等高校更是帶著課題深度參與,形成 「教學—創作—實踐」 的良性迴圈。 藝術墟的遊記: 從羅行開始編織版圖“墟遊記” 最初是南海丹灶鎮委託打造的地方性藝術項目,如今已成長為與大地藝術節、“龍超”齊名的區級三大文旅品牌之一。 這一蛻變的背後,離不開政府的深度賦能與長遠規劃。 丹灶鎮政府不僅通過 「百千萬工程」 提供財政支援,率先引進並實施「文產特派員」制度,實施同舟—藝術科技協同計劃,聯動企業參與藝術項目贊助,形成 「政府搭台、藝術主導、社會參與」 的多元合作模式。 這種 「完全委託信任」 的態度,讓藝術團隊能夠充分發揮創造力,將專業理念與在地需求深度結合。 這樣的悉心培育為社區藝術營造出極為優質的土壤,在未來的規劃中,更多在地基因將與豐富的藝術形式相結合,像百花齊放般讓人矚目。 如今, 「墟遊記」 的版圖正逐步擴大。 這種拓展並非簡單複製,而是建立在對各地基礎條件與文化基因的充分調研之上,確保每個項目都能與當地發展相適配。 2025年,項目將在南海區獅山鎮落地,依託當地工業重鎮的歷史基因與廣汕鐵路的交通優勢,打造 「小塘國際藝術區」,探索工業遺址與藝術啟動的融合路徑。 獅山鎮項目將聚焦工業設計,形成 “一地一特色” 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墟遊記” 正探索一條可複製的城鄉更新路徑。 從羅行墟的非遺活化到獅山鎮的工業遺址改造,項目始終堅持 「觀念先行」 的藝術理念,讓策展人成為連接藝術家、社區與政府的橋樑,根據不同地域特質激活創作活力。 這裡的藝術故事也證明瞭,藝術從來不是懸浮的裝飾,更可以是啟動城鄉活力的鑰匙。 當傳統技藝遇見現代創意,當政府信任對接社區需求,古老墟市便能煥發持久的生命力。 在 「墟遊記」 的續寫中,更多城鄉將有望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生密碼。 2025-10-03 此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EQS
10月3日 週五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