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雖然美國和日本處於不同的貨幣政策週期,但如今聯準會和日本央行都面臨同樣的困難:通膨上升與GDP下滑。在美債再次暴跌至「川普底線」之際,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也正在逼近曆史最高點。
在日本央行有望進一步升息的背景下,2025年以來日本債券殖利率抬升。5月15日,30年期日債殖利率最高觸及2.994%,逼近曆史最高點3.03%。在16日公佈低於預期的日本GDP數據後,3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破2.90%。
【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就30年期國債而言,近日日本長債殖利率的飆升幅度遠超美國、英國、德國等主要市場債券。
三井住友分析師表示,原本他們以為30年期日債殖利率目標是3%,但現在看來這只是需要超越的數值。
瑞穗分析師指出,日本殖利率曲線的陡峭化反映了該國貨幣和財政形勢的變化。彭博分析師警告稱,日本債務的利息成本越來越高,不久後可能就會受到信用評級機構的負面審查。
與日債暴跌類似,由於中美貿易戰緩和,人們對聯準會今年降息的預期大幅削減,美國10年期殖利率本週升破4.5%,30年期殖利率逼近5%。
雖然國債暴跌的直接原因各異,但美日兩國央行眼下所面臨的難題是一樣的:通膨升、經濟衰。
在通膨-薪資正循環和經濟復甦前景樂觀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在2024年3月解除負利率政策,並宣佈了17年來的首次升息。但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使得日本央行當前面臨兩難——繼續升息以適應增長的通膨,還是維持低利率來提振經濟。
有觀點稱,日本債券殖利率陡峭化給市場傳遞的信號是,日本央行不應該低估家庭通膨預期,而這一預期已經上升、且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據日本央行調查,第一季中86.7%的日本家庭預計一年後物價會上漲,比例為去年6月以來最高。
經濟增長方面,日本內閣16日公佈,2025年第一季日本GDP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這是日本經濟2024年Q1以來再次出現的負增長。其中,出口下降0.6%,為近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日經新聞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加劇了外需的不確定性,國內物價上漲,個人消費也缺乏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