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Kraft Heinz:巴菲特,是時候該賣出了?

TradingKey
作者Mario Ma
2025年8月4日 12:30

投資論點

TradingKey - 卡夫亨氏(KHC)作為全球第五大食品飲料公司,擁有強大品牌組合和多元化收入來源,北美市場佔其收入近75%。然而,過去五年股價下跌超60%,2024年營收負成長,反映出需求疲軟、競爭加劇及健康飲食趨勢帶來的壓力。儘管如此,公司在新興市場的成長潛力、穩定的現金流量及股利政策為其長期價值提供支撐。目前P/E比13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PEG比8.08顯示估值仍偏高。 

儘管長期看公司在新興市場仍有成長潛力,但短期內成長疲軟和創新瓶頸難以支撐股價反彈。基於巴菲特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理念,Kraft Heinz目前的風險回報比不再吸引人,賣出股票以重新配置資本至更有成長前景的機會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

 altText

來源:TradingKey

altText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公司概況

Kraft Heinz 公司(KHC)2015年由 Kraft Foods Group 和 H.J. Heinz Company 合併成立,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是北美第三大、全球第五大食品和飲料公司,2024年年銷售額近260億美元,擁有超過200個品牌,包括 Kraft、Heinz、Oscarce Mayese 和 Phillphia 的品牌。該合併由沃倫·巴菲特的波克夏·哈撒韋和 3G Capital 共同促成,目前波克夏·哈撒韋持有約27.5%的股份,使 Kraft Heinz 成為其投資組合中的第八大持倉,佔總投資組合的近4%。然而,自2015年合併以來,Kraft Heinz 股價已累計下跌超過60%,引發投資人對其未來表現的擔憂。面對這樣的股價表現,是否到了巴菲特賣出Kraft Heinz 股票的時機?

 altText

來源:TradingKey

財務和市場表現

Kraft Heinz 的產品涵蓋調味品、起司和乳製品、肉類、方便餐、飲料和零食等多個類別,服務全球40多個國家的消費者。透過自有銷售組織以及獨立經紀人、代理商和經銷商,Kraft Heinz的產品銷往連鎖超市、批發商、便利商店、藥局、大型零售商、餐飲服務經銷商、機構(如飯店、餐廳、醫院)和電子商務平台。

然而,食品和飲料行業競爭異常激烈,Kraft Heinz 面臨來自全球和本地品牌的強大壓力。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Kellogg's、General Mills、Mondelez、Unilever、Nestlé、PepsiCo、Conagra Brands、J.M. Smucker、Hormel Foods 和 Campbell Soup Company 等。這些公司擁有多樣化的產品線,與 Kraft Heinz 在調味品、起司、肉類、方便餐和飲料等領域直接競爭。

尽管Kraft Heinz 在北美市场占据显著地位,是北美第三大、全球第五大食品和饮料公司,但近年来公司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需求增长放缓、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偏好向健康、可持续和本地化产品的转变。从财务表现来看,Kraft Heinz 的毛利率保持在31%-35%的相对稳定区间,但营收增长乏力,2024年营收出现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些挑战凸显了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的紧迫性。

 (kraft-heinz-khc-financial-performance)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收入結構-區域市場表現

Kraft Heinz 的收入結構高度多元化,涵蓋多個地理區域和產品類別。從地理分佈來看,北美是其核心市場,2025年第一季北美地區淨銷售額接近45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的近75%。國際已開發市場(如歐洲和澳洲)以及新興市場(如亞洲和拉丁美洲)也為公司貢獻了可觀的收入。然而,在過去五個季度,公司在所有市場的銷售成長率均呈現同比下滑趨勢,反映出全球需求放緩和競爭加劇的挑戰。

 (kraft-heinz-khc-revenue-by-geography)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從更細分的視角來看,Kraft Heinz 在過去五個季度的表現顯示出持續的成長壓力。北美市場作為公司核心收入來源,其有機淨銷售額持續下滑,從2024財年第一季的-1.20%惡化至2025財年第一季的-6.50%。這一下滑主要受到銷售和產品組合持續下降的拖累,儘管公司透過漲價策略部分抵消了負面影響,但漲價空間已明顯收窄。國際已開發市場表現同樣疲軟,銷售不振的同時,公司在此市場的定價能力也持續減弱。相比之下,新興市場是唯一保持正成長的區域,但成長速度從2024財年第一季的5.50%放緩至2025財年第一季的3.90%,且銷量/產品組合成長由正轉負,儘管公司在該地區的定價能力仍保持較強韌性。總體而言,Kraft Heinz 在北美和國際已開發市場面臨需求疲軟和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新興市場雖為成長亮點,但動能減弱。

altText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收入結構-產品表現

在2020年,Kraft Heinz將品牌組合重組為三大策略平台:Accelerate(加速)、Protect(保護)和Balance(平衡),以優化資源分配,平衡成長與獲利,應對產業競爭與市場挑戰。 Accelerate聚焦高成長,Protect維持高利潤率,Balance提供穩定現金流。

Accelerate平台包括Taste Elevation(Heinz番茄醬、Kraft Mayo)、Easy Ready Meals(Kraft Mac & Cheese)和Substantial Snacking(Oscar Mayer零食)。 Taste Elevation是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以Heinz番茄醬為核心,佔美國市場約70%的份額,但其成長動能不足,2024年出現負成長,2025年第一季年減4.78%。 Easy Ready Meals和Substantial Snacking同樣面臨困境,不僅營收佔比下降,成長速度也轉為負值。通膨壓力導致公司透過漲價維持利潤,但可能抑制銷量,而消費者轉向健康、低糖低鹽產品的趨勢進一步挑戰其成長。

 altText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Protect平台涵蓋Desserts(Jell-O、Kool-Aid)和Hydration(Capri Sun),目標是維持高利潤率,適合中等成長潛力的業務。 2024年,Protect平台營收為32.81億美元,佔總營收近13%,但年減3.36%,2025年第一季營收進一步降至7.25億美元,年減6.45%。這一表現反映出市場疲軟,甜點業務受消費者偏好低糖替代品的健康趨勢衝擊,而水分補充產品則面臨功能性飲料和新興品牌的激烈競爭。 Protect平台的成長潛力有限,需透過開發無糖甜點或功能性飲料等創新產品重振市場吸引力。

 altText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Balance平台包括Cheese、Coffee和Meats,作為公司穩定的現金流來源,為其他平台的投資提供支援。 2024年,Balance平台營收為52.16億美元,佔總營收的近18%,年減3.08%,2025年第一季營收為11.92億美元,年減6.44%。乳酪業務在傳統市場中相對穩定,但面臨私人標籤品牌的競爭壓力;咖啡業務則需應對特種咖啡和膠囊咖啡的挑戰;肉類產品受植物性替代品趨勢的影響。 Balance平台雖然在現金流量產生上發揮關鍵作用,但其整體業務佔比相對較小,且創新進程受阻,導致板塊萎縮。

 altText

資料來源:卡夫亨氏、TradingKey

成長潛力

Kraft Heinz 的短期成長面臨多重挑戰,受健康飲食趨勢、經濟不確定性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消費者日益青睞低糖、有機和植物性產品,促使競爭對手如 Nestlé 和 Unilever 加速推出健康食品,搶佔市場份額。經濟不確定性,如通膨和關稅壓力(例如咖啡進口成本上升),進一步抑制消費者購買力。此外,公司過去依賴成本削減而非創新的策略,導致其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競爭力不足。短期內,公司成長壓力較大。

長期來看,Kraft Heinz 憑藉強大的品牌組合、新興市場的成長潛力,穩健的財務狀況以及其分紅政策,具備支持巴菲特繼續持有的條件。此外,公司計畫分拆雜貨業務,聚焦成長更快的調味品和醬料板塊,這項策略雖短期內增加不確定性,但長期或透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股東價值。未來成長的關鍵在於公司能否有效執行創新策略並抓住新興市場機會。

估值分析

Kraft Heinz 目前估值反映了市場對其成長前景的悲觀預期。預計未來五年營收年均成長率僅0.46%,每股盈餘(EPS)年平均成長率約1.62%。目前本益比(PE)約13倍,低於食品業平均(約15-20倍),顯示市場對其成長信心不足。然而,市盈成長率(PEG)高達8.08,遠超合理水準(通常為1左右),暗示當前股價可能仍被高估。雖然卡夫亨氏正在努力透過產品多樣化和健康化來應對行業競爭和消費者偏好的快速變化。然而,長期來看,創新的可持續性仍需觀察。

風險

· 健康飲食趨勢:消費者偏好低糖、有機和植物性食品,Kraft Heinz 的傳統加工食品可能會失去市場份額。

· 激烈市場競爭:Nestlé、Unilever 等巨擘及新興品牌透過創新搶佔市場,威脅公司核心品類。

· 經濟不確定性:通膨和關稅(如咖啡進口成本上升)壓縮利潤率,影響消費者購買力。

· 創新瓶頸:公司過去依賴成本削減而非產品創新,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

· 業務分拆不確定性:計劃剝離雜貨業務可能帶來短期波動,策略執行效果待驗證。

Popular Investor(CH)

立刻體驗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