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超微電腦(納斯達克:SMCI)於2025年8月5日收盤後公佈了其2025財年第四季業績。營收有所成長,但營收和每股盈餘均未達預期。儘管2025財年全年營收年增了47%,主要受益於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但利潤率壓力和關鍵客戶收入確認延遲對業績造成了拖累。 SMCI發布財報後股價在盤後交易中暴跌16%,市場在消化其在擴展新平台和改善營運執行中存在的近期挑戰。
來源:TradingKey
關鍵財務數據
來源:SMCI, TradingKey
業績指引及電話會議
· 2026財年第一季指引:SMCI預計營收在60億至70億美元之間,年增13%至26%;非GAAP每股收益預計在0.40至0.52美元之間,去年同期為0.31美元。毛利率預計將維持在第四季的9.6%左右,反映產品組合和產能爬坡成本的持續影響。
· 2026財年全年展望:公司預測全年營收至少達到330億美元,年成長超過50%,動力來自AI機架級解決方案、資料中心建置模組解決方案(DCBBS)的推廣和企業市場的擴展。
AI和DCBBS發展勢頭強勁:CEO梁見後強調,DCBBS極大縮短AI資料中心建設週期,從2-3年縮短到18個月,液冷升級週期從12-18個月降至3-6個月。 DCBBS採用先進液冷技術,可節省高達 40% 的電力和水資源,且運作噪音低至 50 分貝。這些模組化、即用型系統簡化了部署,降低了成本,到 2026 年中期,其收入預計將佔總收入的 20-30%。
客戶與市場擴展:SMCI在2025財年將大型即插即用機架客戶數從2個擴大至4個,並計畫在2026財年持續增加。 SMCI 也正在拓展利潤率更高的企業、物聯網和電信領域。與 NVIDIA 和 AMD 的合作增強了 SMCI 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加速了新型 AI GPU 平台的普及。
利潤率挑戰:第四季非GAAP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3%下降至9.6%,主要受產品組合調整、關稅及產能擴充成本影響。 CFO預期隨著DCBBS推廣、企業市場成長及全球製造效率(如馬來西亞新廠)帶來的改善,利潤率將逐步回升,但短期內仍面臨來自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定價壓力,以及新AI伺服器平台導入階段的產能爬坡和成本上升挑戰。
營運改善:第四季經營現金流由第三季的6.27億美元增加至8.64億美元,資本約束問題緩和。公司透過18億美元的應收帳款融資和23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提升流動性,淨現金餘額達到4.12億美元。現金轉換週期由上季的124天下降至98天,主要得益於庫存(75天)和應收帳款(40天)管理的最佳化。
結論
SMCI 2025財年第四季的業績反映出,公司在享受強勁AI業務成長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將創新技術如DCBBS規模化帶來的營運難題。儘管其不斷擴展的AI基礎設施創造了競爭優勢,但短期利潤率壓力和執行風險仍然存在。投資人應專注於公司能否將技術領先和策略合作轉化為持續的利潤率恢復及訂單準時交付。目前約21倍的遠期本益比反映市場謹慎樂觀,未來幾季的表現將決定SMCI是否能憑藉技術優勢實現穩定獲利和可靠交付,從而支撐其溢價估值,鞏固其作為核心AI基礎設施企業的地位。
TradingKey - 美超微電腦(納斯達克: SMCI))計劃於2025年8月5日(週二)美國股市收盤後公佈其2025財年第四季業績。業績電話會議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00(太平洋時間下午2:00)開始。
指標 | 2025財年Q4預測 | 2024財年Q4實際 | 變化 |
總收入 | 60億美元 | 53億美元 | +13.2% |
調整後每股收益 | 0.45美元 | 0.63美元 | -28.6% |
毛利率 | 11.0% | 11.2% | -20個基點 |
來源:SMCI, Nasdaq, TradingKey
AI 基礎設施需求與營收成長:SMCI 是領先的 AI 優化伺服器和儲存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液冷技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從舊款 NVIDIA GPU 升級到新一代 Blackwell 顯示卡,為公司成長提供了支撐。 200 億美元 DataVolt 交易以及與 NVIDIA 和富士通的合作進展,將為公司長期成長軌跡提供洞見。
毛利率壓力:由於舊產品庫存增加和產品上市速度加快,第三季毛利率降至 9.6%,但隨著庫存恢復正常化和新產品線規模擴大,第四季毛利率可能回升至 11.0% 左右。競爭性定價和零件成本波動持續對利潤率構成壓力。管理層的成本控制和庫存管理計劃值得密切關注。
營運及財務透明度:在完成針對納斯達克監管要求的內部控制改進後,關注焦點轉向第四季度的執行情況,因第三季度收入未達指引,主要受GPU過渡期間銷售透明度和訂單時間表挑戰影響。預計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將提供關於銷售管線健康狀況、延遲客戶訂單的時間表及財務控制改進的關鍵更新,這對恢復投資者信心至關重要。
SMCI 2025財年第四季的前景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驅動的需求、利潤率的穩定以及公司在擴大製造業務方面的進展。預計營收成長接近13%,但每股盈餘的收縮顯示利潤率仍面臨挑戰。人工智慧合作夥伴關係、產品訂單和供應鏈擴張的積極進展,可能支撐公司估值達到24倍左右的預期本益比。相反,利潤率持續壓縮、人工智慧需求減弱的跡像以及客戶訂單的延遲,可能會抑制短期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