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課程19/19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教育

如何辨識詐騙和網路釣魚攻擊,解讀常見騙局

lesson

目錄

  • 數位財富的陰暗面
  • 網路釣魚作為初步打擊的防護
  • 投資騙局:從龐氏騙局到拉高出貨
  • 虛假的錢包、交易所和應用
  • 社交工程與冒充
  • 地毯式騙局和DeFi漏洞
  • 防禦計劃
  • 未來風險
  • 結論:警覺作為投資策略

● 數位資產的快速成長吸引了不斷演變的詐騙行為,這些詐騙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因此需要保持懷疑並提高對模式的警覺性。

● 網路釣魚仍然是主要的入侵途徑——要驗證網址,避免點擊陌生鏈接,絕不分享種子短語或私鑰。

● 主要的騙局包括龐氏騙局、拉高出貨騙局、假錢包/交易所/應用程式、社交工程冒充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地毯式詐欺/漏洞利用。

● 保護措施包括放慢營運速度、使用雙重身分驗證/冷儲存、驗證團隊/稽核/合約地址、依賴可信任社區,並對人工智慧驅動的深度偽造保持警惕。

數位財富的陰暗面

隨著數位資產的成長,投資者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創新常常也伴隨著剝削。在快速更迭的行業中,騙子和詐騙者總是樂於利用這種高頻次更新的機會,因為炒作往往超前於規則。加密貨幣、NFT和線上交易論壇成為詐騙的溫床,每年有數十億美元因詐騙和網路釣魚而損失。

問題不在於外界存在欺詐行為,而在於其模式。隨著投資者變得更加聰明,詐騙手段也不斷演變。有些方法被重新包裝以適應投資者的智慧。新技術為攻擊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對投資人來說,了解這些模式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要想在這個領域立足,就需要識別模式、保持謹慎,並永遠牢記,在金融領域,如果某件事好得難以置信,那它很可能就是個騙局。

how-to-detect-scams

來源:https://www.keepnetlabs.com

網路釣魚作為初步打擊的防護

在數位資產領域,網路釣魚仍然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騙子會冒充可信任網站、錢包服務商、交易平台或社群網路上的熟人,企圖誘騙受害者洩漏私鑰或登入資訊。那些看似緊急的電子郵件、假冒的客服介面或仿冒的網站都是屢試不爽的套路。

更進階的手法是魚叉式網路釣魚,駭客會根據公開的個人資訊或聊天室中的資料,量身訂做訊息。表現得很親近往往會增加成功的幾率。最終目的始終是讓你點擊、輸入或簽署某些內容,從而失去對資訊的控制。

保護的關鍵在於提高警覺。務必仔細檢查網址,絕不點擊陌生鏈接,並記住,正規網站絕不會要求你提供種子短語或私鑰。

投資騙局:從龐氏騙局到拉高出貨

另一大類騙局是虛假投資。龐氏騙局通常承諾穩定且異常高的回報,同時風險極低,透過用新投資者的資金償還老投資者,直到整個系統崩潰。拉高出貨集團則透過炒高小眾代幣或NFT的價值,然後在毫不知情的後進者手上拋售。

這些計劃利用人們的貪婪和急切。社群媒體上的影響者、Telegram頻道或華麗的網站往往增加其可信度。然而,其運作機制幾乎未作改變:回報並非實際、缺乏透明度,而退出機制早已設定。

了解這些危險訊號非常重要:承諾的回報有保證,沒有審計的證明,團隊成員身份不明。真正的投資伴隨風險和資訊揭露,而騙局則會掩蓋這些事實。

虛假的錢包、交易所和應用

如今,騙子也開始製作假的錢包、交易所或手機應用程式。這些假的工具有時看起來非常真實,甚至可能在應用程式商店中排名靠前,但它們的目的幾乎都是在資金存入後立即盜取。偽造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連結會在代幣空投期間傳播,利用炒作和錯失良機的恐懼來操控代幣。

這些騙局夠複雜,甚至可以騙過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因此,防範措施至關重要:只從正規網站下載應用程序,收藏信譽良好的網站,並在使用前仔細核對合約地址。在加密貨幣領域,一步走錯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失。

社交工程與冒充

並非所有的騙局都依賴技術手段。大多數騙局利用的是人性的弱點。在冒充騙局中,騙子冒充名人、企業家、分析師甚至明星,要求受害者提供資金或宣傳假消息。 「發送一個幣,返還兩個幣」的騙局利用人們的貪婪和信任,騙取了數百萬美元。

更惡劣的是戀愛和友誼騙局,攻擊者會花數週建立關係,然後提出虛假的投資機會。受害者誤以為自己在幫助一位值得信賴的夥伴,往往直到為時已晚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永恆的教訓:信任之前先核實,絕對不要只憑線上關係匯款。

地毯式騙局和DeFi漏洞

地毯式騙局發生在專案開發者透過撤走流動資金池實施退出騙局,留下投資者手中的代幣變得一文不值。有些是徹頭徹尾的退出騙局,有些則是利用複雜的智能合約,內部人員可以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提取資金。

智能合約的漏洞也吸引駭客。程式碼漏洞可能被利用,從而從意圖良好的專案中竊取資金。這些事件促使人們在盡職調查時,不僅要關注團隊,還要重視技術審計。

投資者應該分清創新風險和明顯的詐欺行為。缺乏透明度、虛構的團隊或未經審計的合約都是危險信號。

how-to-detect-scams

來源:https://www.trmlabs.com

防禦計劃

為了避免被騙,你需要製定一些制度化的流程和嚴格的紀律。首先,確保安全:不要用私鑰換馬丁尼酒,妥善保管備份,並啟用雙重身分驗證。其次,更重要的是,行動要緩慢。騙局往往依賴緊迫感,例如限時優惠、釣魚警報或被吹捧的代幣銷售。慢慢來,稍後再檢查。雖然這可能會讓你錯過一些機會,但也能保護你的財富。

第三,依靠社區。討論板塊、優質分析來源和可靠的網路往往能夠比其他人更早識別出潛在騙局。有疑問?就要質疑。騙子通常利用孤立無援的心理,讓受害者必須單獨行動。

最後,承擔責任。去中心化金融的原則是「沒有你的私鑰,就沒有你的幣」;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謹慎:沒有你的謹慎,就沒有你的安全。

how-to-detect-scams

來源:https://www.nist.gov

未來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騙局也不斷演變。深度偽造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大規模的身份冒充。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可能會製造出看似真實但實際上是虛假的客戶支援或行銷活動。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投資者,也可能難以分辨真假。

法規的出台會有所幫助,但無法完全消除風險。騙局總是跟在潮流之後,而且總是快半步。最終,投資人教育是最好的防禦。那些始終保持學習、質疑和紀律的投資者將能夠安全地穿越這個雷區。

結論:警覺作為投資策略

網路時代的騙局和網路釣魚不僅僅是一個註腳,而是風險的核心。忽視幽靈般的收益和公然的盜竊行為的投資者,遲早會失去資本。而那些能夠識別模式、設定防禦紀律並避免被催促行事的投資者,將不僅能維持資本,還能維持信譽。

謹慎不是目的,務實才是。在這個充滿波動和創新的時代,騙子永遠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威脅。然而,如果你將謹慎作為你的投資過程的一部分,就可以將原本致命的風險轉化為可接受的風險。因為數位金融時代帶你去的地方,不僅是讓你投資的地方,也是保護你的地方。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