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美國7月CPI預測:關稅調價漲不動,美股8月回調壓力減輕?

TradingKey2025年8月11日 09:03

TradingKey - 8月12日週二,美國勞工統計局將公佈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分析師預計,該通膨報告將繼續顯現川普關稅對物價的傳導效應,但家庭收入增長放緩可能會限製企業漲價幅度。華爾街預告美股“危險八月”,但聯準會趨於鴿派前景可能減輕回調壓力。

據Factset數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7月CPI環比增長0.2%,低於6月前值為0.3%;同比增長2.8%,高於前值2.7%。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核心CPI環比增長0.3%,前值為0.2%,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同比增長3.0%,前值為2.9%。

us-core-cpi-mom-july

【美國核心CPI月率,來源:TradingKey】

關稅影響逐步顯現,經濟放緩或提供緩衝

6月的CPI報告整體符合預期,但玩具、家具和電器等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商品已初步顯示關稅轉嫁效應。對於7月CPI,市場繼續關註企業是否或如何將額外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高盛預計,新車價格可能下降0.2%,二手車價格上漲0.75%,總體為7月核心CPI增加0.02個百分點。家庭用品和娛樂用品等受關稅影響尤為嚴重的領域將額外為核心CPI增加0.12個百分點。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關稅的全面影響將是漸進式的。摩根大通指出,當前美國對商品的整體關稅稅率為15%,而海關數據顯示近期進口商品的有效關稅稅率為9%至10%。當企業被迫補充庫存、增加進口時,年底的CPI年率有望達到3%至3.5%,核心CPI達到3.5%至4.0%。

瑞銀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正在推動通膨加速上行,7月CPI報告可能會開啟一個持續數月的上升趨勢——到今年年底,美國核心CPI可能會攀升至3.5%。

不過,就業市場和經濟增長勢頭放緩可能會抑製美國居民的消費意願、抑制美國企業上調物價的空間。

TradingKey高級經濟學家Jason Tang表示,雖然近期通膨出現再度回升的苗頭,但經濟增長放緩會從需求端抑制通膨持續上升,推測通膨水準將在未來數月逐步走低。

從分項來看,Tang分析稱,供應鏈成本上升將推動7月食品價格上升,汽車拍賣市場價格回升將推升運輸商品物價,租金指數也透露住房通膨增長的壓力,但國際油價的下行會驅動能源商品價格下滑。

彭博分析師也指出,企業難以提高價格的原因之一是家庭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遲緩——只有新冠疫情峰值的三分之一。結合非農就業大幅下修的情況看,6月實際收入增長應有所萎縮。即便本週五發佈的7月零售銷售可能繼續保持強勁,但警告將強勁的讀數解讀為有彈性的消費的“誤解”。

在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同時,服務業通膨卻一直在走低。摩根大通重點關註服務業通膨,該行的基本預測是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將是“一次性”的,但如果服務業通膨開始上升,這意味著通膨將是一個更棘手的問題。

聯準會鴿派調整?

上週,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擔任聯準會理事,此舉被認為有助於聯準會內部朝著更願意降息的方向邁進。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稱,米蘭的提名將為聯準會帶來一個鮮明反對傳統觀點的聲音,尤其在關稅對通膨和經濟增長影響方面。在米蘭眼裡,關稅不會顯著影響物價水平或消費者的通膨預期,川普的經濟政策整體上是“去通膨性”的。

在這種聯準會人事變動前景下,摩根大通上週調整了聯準會貨幣政策的預測,預計聯準會將在今年剩下的4次會議上連續降息,每次25bp。

美股危險8月或有喘息之機?

結合曆史表現看,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等多家華爾街機構警告8月和9月美國股市將出現回調。據《Stock Trader's Almanac》記錄,過去三十五年裡,這兩個月是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月份,分別平均下跌0.6%和0.80%。

晨星公司策略師表示,市場實際上已經做好了回調的準備,美股當前有許多令人擔憂的因素。

摩根士丹利指出,就業數據疲軟和與關稅相關的通膨的擔憂相結合,可能是股市調整的原因,尤其是在季節性疲軟的三季度。嘉信理財表示,高於預期的通膨可能會市場帶來現實檢驗

Edward Jones策略師預計,如果CPI表明市場有點超前(即通膨沒有大幅反彈、支持聯準會盡快降息),這可能會造成波動;如果通膨情況沒有擔心的那麼糟糕,這可能會進一步強化聯準會正處於“拐點”的觀點

但整體上看,聯準會多次降息概率加大、美國企業盈利穩健、關稅政策的清晰度增加等因素仍可能會保護市場的“動物精神”。

高盛資管分析師Alexis Deladerrière表示,“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並非一切都很清楚,但對於企業來說已經足夠,他們可以圍繞招聘、投資和重新佈局供應鏈做出決策,以保護企業利潤率。”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