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2025年6月美國CPI溫和增長且整體符合預期,雖然核心CPI月率沒有預期中大幅反彈,但多個細節已展現美國關稅戰帶來的通膨效應,部分消費需求的疲軟也是華爾街一大擔憂。
7月15日週二,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2.7%,高於預期的2.6%和前值2.4%,為2月以來最高;CPI環比增長率從0.1%升至0.3%,符合預期。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6月核心CPI同比增長2.9%,符合預期,較前值2.8%小幅上升;核心CPI環比增速從0.1%升至0.2%,不及預期的0.3%,這一更受重視的通膨指標已連續五個月不及市場預期中值。
整體上,市場認為6月CPI報告顯示美國通膨溫和增長,經濟學家擔憂的關稅傳導效應並未明顯體現。因此,在數據公佈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高開。
“聯準會通訊社”、華爾街日報知名記者Nick Timiraos表示,這份報告給美國總統川普的降息呼籲和聯準會主席鮑爾按兵不動都提供了理由。無論是認為關稅驅動的物價上漲最嚴重時期還未到來,還是美國企業因擔憂需求減弱而放緩關稅成本的轉嫁速度,6月CPI報告都不會對哪方觀點有所倚重。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家具用品和休閒娛樂用品在內的大量進口份額佔比較高的商品價格正顯示出明顯的上漲壓力,這些壓力可歸因於關稅,且未來物價上漲壓力進一步加劇。
摩根大通預計,汽車和旅遊等行業的疲態可能會逐步恢復正常,未來與其他商品同步上漲並推高通膨走勢。
彭博報道稱,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商品類別,如玩具(+1.8%,2021年4月以來最高)、家具(+1%,2022年1月以來最高)、電器和服裝等表現強勁,表明企業開始將更高的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瑞銀提到,不包括汽車在內的核心商品成本以三年來最高的月度速度上漲。除非出現衰退或關稅回落,瑞銀預計從現在到2027年底,整體CPI可能不會放緩至4月份的2.3%。
分析指出,一些商品需求的疲弱拖累了物價上行,從而抵消了某些進口商品價格的漲幅。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分析師表示,雖然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但一些服務領域的疲軟表明消費者信心存在脆弱性。Regions Financial經濟學家稱,消費需求明顯走軟。
報告顯示,6月美國新車價格環比下降0.3%,二手車和卡車環比下降0.7%;機票價格同比下降3.5%。
【美國6月CPI報告分項,來源:BLS】
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cott Anderson表示,6月通膨升溫雖然接近預期,但正朝著錯誤的方向邁出一步,這將使得聯準會決策者在即將到來的7月FOMC會議處於觀望狀態。
不僅7月降息前景無望,交易員也進一步削減9月降息的押註,9月降息概率已從本月初的75%下滑至55%左右。
【2025年9月聯準會降息概率,來源:CME】
在通膨反彈之際,美國就業市場也正在開始出現裂縫。華爾街日報報告稱,嚴重依賴非法進入美國的工人的行業的就業增長似乎有所放緩,近期的移民也更加不願意參與美國勞工部對家庭的閱讀調查。
雖然美國人仍在支出、僱主增加就業機會,該媒體質疑稱,這一切是否會持續下去依然是一個大問題,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的穩健運轉還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