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为减少对海外半导体的依赖,特朗普政府正酝酿一项激进的新计划——要求芯片制造商在美国生产的数量,必须与其客户从海外进口的数量相匹配。若企业无法长期维持这一“1:1”比例,将面临额外关税惩罚。
该政策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确保美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计划是特朗普此前“投资换免税”承诺的具体化——即科技公司若加大在美投资,可避免高达100%的半导体关税。
然而,实现产能与进口的精准匹配,远比单纯增加投资更为复杂。一方面,海外芯片成本更低、供应链成熟;另一方面,新建工厂周期漫长,短期内难以填补缺口。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已就此与行业高管沟通,强调此举关乎国家经济安全。长期以来,美国科技业严重依赖台湾等地生产的先进芯片,而台湾地缘风险被视为潜在的供应链“断点”。
新规则将对苹果、戴尔等跨国采购巨头构成严峻挑战,它们需追踪产品中每一颗芯片的来源,并与供应商协同调整布局。相比之下,正在扩大美国产能的台积电、美光科技和格芯等企业或将获得更强议价权。
尽管白宫发言人称相关报道仍属“推测”,但政府已启动针对芯片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新规或将在调查结束后落地。
目前,2022年《芯片法案》提供的补贴未能完全解决“谁来买单”的问题——客户仍倾向选择更便宜的海外产品。
特朗普此次以关税为杠杆,意在强制扭转市场逻辑。然而,若涉及无法在美量产的尖端或特殊芯片,该计划的实际执行仍将面临巨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