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即鸿海科技集团)8月14日发布Q2财报,利润超预期同比增长27%,云计算和网络业务(包含AI服务器)的季度收入首次超过智能消费电子业务,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
财报显示,该公司Q2利润超过预期的361.4-388亿,达到444亿新台币;营收同比增长16%至1.79万亿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另外,公司预计Q3 AI服务器营收将增长超170%,带动整体营收显著增长。
富士康在AI服务器方面的获益,与当下正在发生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有直接关系。作为英伟达最大的AI服务器制造商,随着英伟达AI芯片需求激增,富士康扩大了服务器制造业务。
今年3月,据彭博社报道,富士康投资9亿美元,计划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建设全球最大的AI服务器组装工厂,产品使用英伟达GB200AI芯片,预计一年内建成。
上月,富士康宣布将入股东元电机,旨在加速成为AI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关键角色的进程。双方表示,其业务目标区域涵盖台湾、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东和美国,并计划扩大美国本土制造,重塑全球供应链。据报道,双方首次合作的标的可能是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Stargate。
富士康轮值首席执行官杨秋瑾(Kathy Yang)表示,“AI是今年迄今为止的主要增长动力。”该公司8月14日表示,今年资本支出将增长至少20%,用以提升位于德克萨斯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制造厂的服务器产能。
作为代工大厂、iPhone代工厂的富士康,之所以将战略重点转向AI服务器制造,是因为受宏观环境影响,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另外,公司高管警示,需要密切关注关税和汇率变化的影响。
今年5月,公司下调全年营收指引,因可能受到关税战冲击。台美关税仍在谈判中,目前美国对台征收20%关税。特朗普此前已宣布计划对半导体进口征收100%的关税,但承诺豁免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的企业。
汇率方面,新台币兑美元今年以来已上涨超10%,据该公司高管估算,新台币对美元年度汇率每升值1新台币,富士康营收将减少约3%。
今年以来,富士康台股(2317)股价累计上涨9.32%,美股(HNHPF)上涨20.64%,均优于大盘。周四美股盘前,鸿海股价略有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