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2025年3月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更是跌破70美元/桶的重要关口,创下近三年新低。此次油价下行主要与供给增加密切相关。
OPEC发表声明称,8个OPEC +产油国决定按既定计划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以回撤2023年宣布的自愿减产措施。
同时,俄罗斯3月的原油出口量相较于配额已经高出22万桶/日,阿联酋Upper Zakum油田的新产能释放进度也超出预期。
从上面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供需变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总能在大宗商品市场掀起价格风暴。这也给你提了个醒:想要在这个市场里玩得转,基本面分析绝对是你不能忽视的。
供需变化怎么影响商品?
供应和需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直接踩中商品价格的“油门”或“刹车”。
供应(Supply)
供应就像市场的“水龙头”,拧开一点(增产),水流(商品量)变多,价格就会被“冲”下来;拧紧一点(减产),水流变少,价格就会“水位”上升。
比如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原油需求暴跌,但产油国却在打价格战疯狂增产,结果WTI原油价格爆跌,同年4月份时,美国原油重跌至负值区域,布兰特油价跌穿每桶20美元。
需求(Demand)
与经济发展、新行业崛起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密切相关。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让锂、钴等稀有金属需求激增。2022年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涨到60万元/吨,背后就是电动汽车产量翻番带来的需求爆炸。
(来源:Freepik)
经济如何影响商品价格?
衡量经济状况可以从主要的经济指标出发,我们看这些经济指标变化如何影响商品价格?
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的涨跌直接影响着大宗商品的“命运”。
当GDP快速增长,说明工厂马力全开——这时候,石油、钢铁、大豆等商品自然供不应求。
比如2010年中国GDP增速超过10%,基建热潮拉动铁矿石需求暴增,价格直接翻了三倍。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的影响
通胀就像一杯加了糖的咖啡,适量能提神,过量却会齁嗓子。
在温和通胀时期(比如每年2%-3%),钱越来越不值钱,聪明的投资者会把钱换成黄金、白银、原油这些“硬通货”
但当通胀失控,变成脱缰的野马(比如超过5%甚至更高),事情就复杂了。一方面,原材料涨价逼着企业提高商品价格,推动大宗商品继续上涨。
另一方面,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不够用了,买车、买房、买奢侈品的欲望大大降低,导致需求暴跌。
利率(IR)与汇率(ER)的作用
想象你借钱投资大宗商品,利率就是你的贷款利息。
利率上升,相当于借钱变贵了,投资成本大增,很多人会选择把钱存进银行,或者去买债券。
反之,当利率下调,市场上的钱变得“便宜”,大家更愿意借钱投资。
汇率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进口成本。
如果你的本国货币贬值,从国外买原油、大豆会变得更贵,企业为了不亏本,只能提高产品价格。
但同时,国际市场也会觉得你的商品变“便宜”了,需求反而会增加。
(来源:Freepik)
地缘政治事件对于商品的冲击如何?
除了商品的供需以及国家经济会对商品价格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地缘政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当枪声响起或制裁落地,大宗商品市场往往最先受伤。2022年的俄乌冲突就是典型案例:
俄罗斯作为全球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西方制裁导致其出口锐减。你可能还记得,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冲突爆发后一周内飙升到120美元/桶——加油站的油价跟着涨,运输成本增加又导致蔬菜、工业品价格上涨,形成连锁反应。
俄罗斯的镍、铝出口占全球重要份额,贸易限制让市场陷入恐慌。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价单日暴涨73%,直接触发交易暂停,不少做空的投资者一夜爆仓。
产品的季节性规律是什么?
大宗商品不同于其他的投资方式,其有着明显的季节性。
(来源:Freepik)
比如农产品,其种植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会影响到市场上农产品的供给,进而影响价格。
春末夏初,玉米、大豆等作物集中播种,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往往跌到全年低点。
秋季收割后,新粮集中上市,价格常受短期抛售压力影响。
能源价格的季节性则比农产品更直白——全看你冷不冷、热不热:
北半球冬季来临时,欧洲家庭和工厂疯狂用气供暖,天然气需求可能比夏季高40%。2022年欧洲寒冬叠加俄气断供,荷兰TTF天然气价格涨到340欧元/兆瓦时,是夏季价格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