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即使全球交付量創下單季最高且營收超預期兩位數增長,但特斯拉三季度財報仍凸顯利潤復甦的巨大壓力。CEO馬斯克利用Q3財報的窗口施壓不久後進行的“一萬億美元薪資方案”的投票,暗示其需要更大股票控制權才能在壯大特斯拉上大展拳腳。
10月22日美股盤後,特斯拉公佈了喜憂參半的2025年三季度業績。這家美國電動汽車領頭羊三季度扭轉了二季度的營收低迷,從年減12%恢復至增長12%,但每股盈利變動從下降23%加速至下降31%,不及市場預期。特斯拉股價盤後下跌4%。
從離開執行政府開支縮減行動的美國政府效率部後,馬斯克如今正在專注於特斯拉的發展,但其似乎並沒有做出十分明顯的動作。Robotaxi服務的拓展、更低價車型的推出、新款汽車和機器人的量產等項目均在市場預期內,特斯拉對未來的展望依然沿用二季度的說辭,比如沒有披露產量和銷售指引、重申很難衡量關稅影響等。
特斯拉謹慎前行之際,公司董事會拋出了一個可能極大重塑特斯拉增長軌跡的CEO薪酬方案,即為馬斯克提供1萬億美元的薪酬協議,條件是完成擴大Robotaxi業務、將公司市值從1萬億美元增長至8.5萬億美元以上等雄心勃勃的“績效”。
這一薪資方案將於11月6日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馬斯克樂見其能為自己帶來對特斯拉的控制權,而一些對股東有影響力的代理顧問予以反對。
主要代理顧問Glass Lewis認為,這一擬議的薪酬計劃可能帶來的股權稀釋和其他條款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另一個代理顧問ISS指出,雖然這一獎勵主要目的是留住馬斯克、確保其將時間和精力繼續投入特斯拉而非其他商業項目,但該方案並未明確規定如何落實這一要求。
馬斯克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了萬億美元薪資方案的爭議,稱他只是認為需要獲得足夠多的投票權來施加重要影響,但也不能多到即使他精神失常也無法被解僱的程度。
馬斯克說,他實在無法接受自己在這裡組件機器人軍隊後,卻因為ISS和Glass Lewis提出的那些愚蠢建議而被趕下台,這兩家代理咨詢公司根本不懂行。
多次敦促股東投下讚成票的特斯拉CFO Vaibhav Taneja試圖緩和馬斯克與代理公司的矛盾,稱董事會制定的這份薪資方案已經確保,除非股東獲得實質性回報,否則馬斯克不會獲得任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