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阿里巴巴公佈了2026財年一季度財報後,至此中國外賣大戰的三個主角美團、京東和阿里巴巴自然季二季度財報均披露完畢。
就外賣相關業務的市場份額和財務表現而言,這場外賣大戰的結果是:阿里巴巴以最小損耗贏得份額,京東耗費百億利潤擠佔一成份額,美團費錢又丟主導地位。
阿里巴巴於8月29日公佈的截至2025年6月的2026財年Q1財報顯示,包含淘寶閃購的外賣配送業務的“中國電商”營收同比增長10%至1400.72億人民幣,調整後EBITA年減21%至383.89億元。
在二季度中,包含京東外賣相關業務的“新業務”營收年增198.8%至138.52億元,運營虧損從6.95億元大幅擴大至147.77億元。包含美團外賣業務的“核心本地商業化”營收同比增長7.7%至653.47億元,經營利潤卻下滑75.6%至37.21億元。
由於上述三家公司均沒有將外賣業務單獨報告,這種財務指標的對比僅僅作為一種參考。其中,阿里巴巴的中國電商板塊還包括淘寶天貓等電商業務,京東的新業務還涉及京東產發和海外業務等,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化則包括到店餐飲和酒旅業務等。
自京東今年2月上線京東外賣並於4月實行“百億補貼”後,中國外賣競爭格局劇變。由於擔憂外賣市場的無序低價競爭,中國當局於5月和7月均約談相關企業,三平台在8月早些時候均承諾“反內卷”。
從外賣業務的市場份額看,有數據顯示,京東在二季度幾乎從零快速擠佔美團的市場份額,於5月初佔據超17%的市場份額,彼時美團市場份額從年初的70%下降至54%,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從30%小幅回落至28%。
自阿里巴巴整合餓了麼的外賣功能進入淘寶APP並推出淘寶閃購後,餓了麼市場份額在二季度中持續攀升。8月初,餓了麼攀升至44.5%的市佔率,略超同期美團的44.1%,京東小幅回落至11.4%。
由此可見,三大巨頭在二季度外賣大戰中阿里巴巴以經營利潤跌幅最小、市場份額攀升第一而成為最大贏家,美團此前的絕對領導地位受到侵蝕且經營利潤大幅削減,而京東雖然耗費巨大但也佔據一席之地——市佔率守穩在10%左右。
不過,據瑞銀報告,美團在二季度仍佔據主導地位(從85%下滑至74%),餓了麼市場份額從11%或13%升至28%,京東從13%下滑至7%。雖然數據統計口徑有別,但整體的趨勢仍相似,即美團龍頭地位搖擺、餓了麼大幅擴張、京東攻勢略減弱。
美團管理層預計,三季度核心本地商業將出現重大損失。鑒於此,花旗將美團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型,稱對這家公司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盈利保持謹慎態度。
與外賣業務作為公司核心業務的美團不同,阿里巴巴擁有電商和AI雲等業務,且增長前景樂觀。此外,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巴巴正在設計一款新晶片,以彌補輝達在中國市場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