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AI出事,Q4谷歌財報兩大「敗筆」!Google股價盤後跌7%

TradingKey2025年2月5日 06:24

TradingKey - 2月4日週二盤後,美國七巨頭之一的谷歌(GOOG.US)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財報。或因投資人不滿雲端業務增長減速和AI支出飆升,谷歌盤後股價大跌7%。

總的來看,谷歌第四季營收低於預期、每股獲利(EPS)高於預期,兩者增速均低於第三季,營收增速創2023年Q3以來最低。2024財年,谷歌總營收3500.2億美元,每股收益8.04美元,均遜於預期。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谷歌總營收為964.7億美元,年增12%,不及LSEG預期的965.6億美元;淨利潤年增28%至265.4億美元,每股獲利(EPS)為2.15美元,預期2.13美元。

altText

【2024年Q4谷歌財報,來源:Google】

雲端業務失色

分部門來看,谷歌的搜索、廣告和Youtube視頻服務業務增長均超預期,但被認為最受惠於AI發展的雲端業務的增速不及預期。

●  廣告:724.6億美元,年增10.6%,預期717.3億美元;

●  搜索:540.3億美元,年增12.5%,預期532.9億美元;

●  谷歌雲:119.6億美元,年增30%,預期121.9億美元,也較Q3增速的35%有所放緩。

分析認為,雲端業務增速不達預期是谷歌盤後股價大跌約7%的主要原因。截至撰稿(5日),谷歌最新收盤價為207.71美元,年內上漲9%。

TradingKey分析師Peter Petrov認為,市場的反應有點過於激烈,理由有二:

1、不達標的收入差距其實很小,略低於2.5億美元。

2、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澄清,業績下滑是由於供應瓶頸,而不是雲端服務需求下降。谷歌雲端服務的年增長率仍然穩定在30%左右,高於競爭對手微軟雲端服務的19%的增長率。

谷歌首席財務官Anat Ashkenazi表示,谷歌第四季人工智慧產品的需求強勁,年底的需求超過了該公司的可用產能。他們正非常努力地使更多產能上線。

AI支出爆表

谷歌去年第四季資本支出為140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32.6億美元。谷歌計劃在2025年投資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高於市場預期的588.4億美元;預計第一季資本支出在16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之間,預期143億美元。

這與近期席捲華爾街和AI界的中國AI模型DeepSeek帶動的低成本算力潮形成鮮明對比。DeepSeek大模型訓練成本不足600萬美元,僅為同性能模型的5%至10%。有觀點稱,這意味著AI模型開始進入「平價時代」。

谷歌高層表示,這一擴大的資本支出反映了公司對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最大部分是投資於伺服器和資料中心,以支持在Google Services、Google Cloud和Google Deepmind方面業務的增長。

分析師Petrov表示,投資人不喜歡這份財報的另一個原因是資本支出。谷歌將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較2024年高出36%,這一數字確實相當可觀,但並非沒有先例。相比之下,Meta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650億美元,較2024年高出75%。

谷歌股票值得買嗎?

總體而言,Petrov認為谷歌Q4財報「一點也不差」,該公司廣告、搜索、Youtube收入均表現良好。谷歌目前是七巨頭中估值最便宜的股票,在這次收益情況公佈後,其估值還會更低。

Petrov同時警告稱,法律和監管問題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股價的大幅上漲。

TradingKey分析師Frank Li在財報公佈前給出了谷歌仍具可投資價值的五大理由:

1、谷歌自研AI晶片TPU會進一步降低其對輝達GPU產品的依賴。另外,就DeepSeek對AI產業的影響來看,這對已經實施開發輝達之外獨立自研晶片的谷歌而言還是正面的,且如果帶動Capex(資本支出)未來良性趨勢減少,谷歌也相對偏正面。

2、主要業務收入穩步增長。目前看,搜索業務受到來自ChatGPT等AI工具的挑戰有限;多元生態和收入來源也構築了谷歌的高護城河,尤其是Youtube的未來貢獻值得關註;在TikTok退出美國市場或被轉讓風險下,Youtube基於長短視頻結合的廣告收入會進一步發力。

3、量子計算機方面突破性進展,Willow的總體出錯率較上一代量子晶片降低了二十倍。

4、反托拉斯訴訟的影響。雖然美國司法部建議拆分Chrome瀏覽器和Android一度引起股價跌落,但從90年代的微軟案相關判例來看,市場認為該事件的影響在谷歌可控范圍內。

5、估值方面,近期上漲後的近27倍PE水平在對比其他幾個科技巨頭方面仍顯得較低。回溯2023年以來谷歌在AI逐步挽回後起劣勢後,基於多元生態及主要收入保持穩定的態勢,包括分拆風險相對可控的背景下,谷歌很有可能會迎來價值重估。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