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在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臨時撥款法案後,史上最久的2025年美國政府關門終於結束。聯邦政府運營的恢復正在清掃宏觀障礙,但投資人要開香檳慶祝美股牛市延續還為時過早,因為AI泡沫和聯準會降息前景正朝著更加波動或惡化的方向前進。
美國兩黨經過多番的政治較量最終就醫療補助等核心議題達成共識,這場為期43天、導致大量聯邦僱員被迫休假、航空、醫療、食品等多個領域受到不利影響的政府關門事件告一段落。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政府停擺的結束意味著政府支出活動的重啟,美國財政部“只進不出”、額外從市場吸收了約7000億美元的一般賬戶終於可以正常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從而緩解近半個月來“流動性危機”的恐慌。
在政治鬧劇和經濟活動恢復活力的前景下,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均已四日連漲,唯科技股為重的納斯達克指數表現平平。
曆史上看,美國政府停擺對美股走勢並沒有太明顯的影響,標普500指數實際上在10月上漲超2%,期間創下曆史最高記錄。
與今年早些時候可能觸發美國債務違約的“債務上限危機”相比,“美國政府關門危機”主要涉及政府公共服務的中斷,這種衝擊並不構成嚴峻的金融係統性風險。
可喜的是,得益於經濟報告恢復發佈帶來更清晰的宏觀面和風險偏好的重新升溫,美國政府關門的結束通常有助於股市走強。
Carson Group指出,在聯邦政府重新開放後,股市往往會大幅上漲,在接下來的12個月平均上漲12.7%。
從最後的結果看,10月底出現的、以隔夜融資市場SOFR利率飆升為特徵的流動性緊缺可能只是一種“假警報”。
然而,美股要繼續上漲、標普500指數要實現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首次連續三年漲幅達到20%以上目標的道路並不平穩。截至11月12日,2025年迄今標指上漲16.48%;若能繼續攀升至7000點,則將錄得19%的年漲幅。
一些分析師表示,市場一直在數據真空中“盲目飛行”。儘管美國政府關門告終,但市場仍需一個強大的催化劑才能突破新高。貨幣政策前景、貿易風險和AI盈利敘事等不利變動都可能令美股出現修正性回調。
聯準會內部日益嚴峻的分歧是今年關注貨幣政策調整無法避免的話題。在聯準會主席鮑爾在10月會議後表示“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後,聯準會鷹派的聲音變得更加響亮。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波斯提克(Raphael Bostic)週三表示,通膨仍是美國經濟面臨的更大風險,就業市場(疲軟)狀況目前不需要聯準會在通膨依然過高的情況下採取激進的反應。
波斯提克傾向於12月維持利率不變,進一步寬鬆可能給通膨注入新的活力、並動搖企業和消費者的通膨預期。
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Susan Collins)也強調,雖然就業市場疲軟值得關注,但就業下行風險夏季以來似乎沒有進一步增加,通膨保持在2%目標以上的風險值得謹慎對待。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她支持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一段時間。
本月初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高管的講話重燃了“AI估值擔憂”,AI雲基礎公司CoreWeave和Nebius的三季度財報則進一步證實了AI業務的營運壓力。軟銀集團清倉價值58億美元的輝達股票也成為刺眼的新聞頭條。
日前下調涵蓋輝達等熱門股的標普IT類股評級的富國銀行擔心,科技股估值已經急劇攀升,過度樂觀的情緒和過高期待可能會令科技股在短期內容易因失望而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