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冬海於8月12日在交易時段開始前公佈了2025財年第二季的財報,股價隨即暴漲,當日收盤價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
該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均實現了強勁的營收成長。每股盈餘(EPS)未達預期,但這主要歸因於稅務調整。
蝦皮
冬海的電子商務平台實現商品交易總額(GMV)年增28.2%,達到$298億美元(高於預期$286億美元)。訂單數量也高於預期(33億筆 vs 30.3億筆)。這一切導致電子商務收入達到$37.7億美元,超過了最初估計的$36.32億美元。
一年前,管理層決定將努力集中在成長上,而不是短期變現。在昨天的電話會議上,冬海明確表示GMV成長高於同行,並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鞏固了更多市場份額。
莫尼
冬海的金融科技部門Monee實現了70%的年收入成長(8.8億美元,高於8億美元的預期)。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貸款組合的擴張以及數位支付、先買後付和數位銀行等服務的擴展。此外,Monee的成長得益於Shopee的支撐,因為付款已成為該公司電子商務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雷納
冬海旗下的遊戲平台Garena也表現強勁。營收為$5.59億美元,高於預計的$5.2億美元,年增28%。 Garena的旗艦遊戲《Free Fire》持續推動成長,每日活躍用戶數維持約1億人。
獲利能力
尽管公司优先考虑收入增长而非盈利能力,但其营业收入仍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4.88亿美元显著提升至$8.3亿美元。这一五倍增长主要得益于冬海业务的可扩展性,因为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和游戏业务的基础设施成本相对固定,随着业务规模扩大,网络效应使成本能够分摊到用户身上(即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
結論與展望
冬海管理層對2025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展望極為樂觀,預計成長動能將持續,Shopee的GMV成長將超過20%,而Free Fire將繼續實現變現。
僅僅兩、三年前,冬海仍處於低谷,當時其電子商務業務面臨來自Lazada和TikTok等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而Garena的Free Fire在印度被禁。當時股價暴跌90%。
此後幾年,冬海透過優化電商營運實現復甦。具體措施包括退出歐洲和印度這兩個虧損市場,專注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同時,公司提升了物流能力,實現了更快的配送速度和更好的客戶體驗。
目前一切看似運作良好,但風險依然存在。 Garena的業績高度依賴單一遊戲(《Free Fire》),這可能缺乏永續性。在電商領域,其營運的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而Lazada、Mercado Libre甚至TikTok等競爭對手可能會扭轉局勢。
在業績公佈後,該公司本益比達124倍,這項高估值主要由整體業務成長驅動。然而,內在的不確定性仍相當高。
TradingKey - 冬海公司(SEA)將於8月12日盤前公佈2025財年第二季業績。
Shopee(電子商務)
對於電子商務企業而言,最關鍵的指標是商品交易總額(GMV),而Shopee預計將維持超過20%的GMV高成長水準。這種超高速成長得益於廣告相關費率的提升以及物流效率的改善。
競爭格局
然而,Shopee的變現能力也高度依賴競爭格局。最近幾個季度,Shopee展現出強勁成長勢頭,其成長速度超過了東南亞的Lazada、Tokopedia和Temu,以及拉丁美洲的MercadoLibre。然而,這些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格局可能迅速逆轉。
Monee
Monee 是與 Shopee 和 Garena 協同營運的金融科技平台,提供數位支付、先買後付以及數位銀行服務。這是營收成長最快的業務板塊。對投資人而言,需重點關注 Monee 在拉丁美洲(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的滲透程度,以及 Monee 與 Shopee(電商業務)的整合程度。
Garena
我們也不應忽視冬海公司的傳統業務-遊戲平台Garena。 Garena憑藉其成熟的高利潤率,仍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此業務板塊的表現將為我們提供關於當前遊戲產業狀況的寶貴洞察。此外,每日活躍用戶數、平均用戶支出以及新發布遊戲的表現等因素,也將對股價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
作為一家近期實現盈利的公司,冬海公司的本益比目前較高,但我們預期其將實現高速成長,尤其是來自Monee和Shopee的業務。然而,冬海公司歷史上以未能達到營收和每股盈餘(EPS)指引而聞名,因此財報發布後股價出現較大波動的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