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周三披露,其财年第二季度,仅有两家未透露姓名的客户贡献了其总收入的 39%,这一细节隐藏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文件中。
该公司将买家简称为“客户A”和“客户B”。在截至7月份的三个月里,客户A占英伟达销售额的23%,客户B占16%。这两家公司合计控制着这家芯片制造商第二季度近60亿美元的营收。
这一集中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当时 Nvidia 的两个最大客户分别占 14% 和 11%。
这一激增现在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芯片支出大幅增长的幕后推手的更深入审查,以及这对英伟达未来的收入稳定性意味着什么。
尽管人们不断猜测亚马逊、微软、谷歌或甲骨文等云计算巨头可能是幕后推手,但 Nvidia 拒绝透露客户的名字。
在文件中, Nvidia将客户 A 和客户 B 描述为“直接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己使用这些芯片。
这些直接客户是购买 Nvidia 硬件来组装完整系统或主板的公司,然后将其出售给实际的最终用户;例如云计算公司、政府机构和企业。
潜在中间商名单包括富士康、广达等原始设计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商,以及戴尔等大型系统集成商。
Nvidia 还承认有间接客户,这些公司最终使用这些系统,但不直接从 Nvidia 购买芯片。
这些公司包括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科技公司以及构建内部AI平台的大型组织。该公司表示,目前只能通过采购订单和内部销售记录来估算其收入中有多少来自间接买家。
披露的第二点让谜团更加扑朔迷离。Nvidia 表示,两家间接客户分别贡献了总收入的 10% 以上,并且均通过客户 A 或 B 获得服务。
这一细节引发了更多的猜测:间接买家是否是常见的云计算买家,还是人工智能领域快速扩张的新玩家。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英伟达数据中心约50%的收入来自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这一点值得关注,因为数据中心销售额占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的88%。克雷斯告诉分析师: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段时期,我们的大量收入来自有限数量的客户,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对大型未具名客户的日益依赖引起了华尔街的关注。汇丰银行分析师弗兰克·李(Frank Lee)周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市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看到盈利进一步上调或股价上涨的催化剂,除非我们对2026年(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预期的上升空间越来越清晰”。他目前对英伟达的股票评级为“持有”。
与此同时,英伟达还补充称,一家“人工智能研发公司”也通过直接和间接采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该公司并未透露该客户的具体名称。
该公司告诉投资者,需求不仅仅来自公共云提供商。英伟达指出,买家群体更为广泛,包括构建内部人工智能系统的企业、外国政府,以及一个名为“新云”(NeoClouds)的新类别。这些较新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旨在利用针对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优化的平台,挑战四大巨头。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告诉投资者,Nvidia 的长期预测是到 2030 年 AI 基础设施的规模将增长到 3 至 4 万亿美元。他补充说,每在 AI 数据中心上花费 500 亿美元,Nvidia 就可以收回约 70% 的成本,这不仅来自销售 GPU,还包括网络、加速器和软件堆栈。
Jensen还表示,当前的支出浪潮是dent的。“正如你们所知,随着人工智能革命的全面展开,仅排名前四的超大规模云计算提供商的资本支出就在两年内翻了一番,”他告诉分析师,这四家公司分别是亚马逊、微软、谷歌和甲骨文。
不要只阅读加密货币新闻。了解它。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