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4月3日 - 投行花旗最新报告指出,美国宣布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并取消小额货物免税政策后,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率攀升至约65%,这一关税水平几乎到了令中美贸易难以承受的程度。中国的反制举措可能会比对此前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关税更为激烈。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共加征了54%的关税(34%的对等关税和此前的20%关税)。报告指出,早先的301条款关税可能仍然适用,截至2024年底的有效税率约为11%。
花旗认为,最新的关税升级可能对两国谈判不利。对于未来的关注点,在外部方面,中美最高层的对话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此前没有举行双边峰会,两国元首最早的会面机会可能是在今年11月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国内方面,关税的影响可能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显现,届时对国内需求的支持力度也会相应提升。4月的政治局会议将是进行评估的最早场合,届时政策制定者将为谈判和对冲政策做准备。
报告指出,针对亚洲其他国家关税的骤升也可能导致贸易转移显著减少。根据线性模型测算,在几乎不存在贸易转移的情况下,54%的关税上调(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约为-2.4个百分点,出口冲击约为-15.4个百分点。
“倾向于认为中国的反应可能会比对芬太尼的关税更为激烈,”花旗称,“若中方采取进一步行动,局势演进仍存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推高贸易摩擦。”
中国可能应对的选项包括:对美国商品实施定向或普遍性关税;对关键矿物实施出口管制;将更多美国企业列入中方制裁名单;强化监管措施反制美国跨国企业对中国供应商的价格施压。
该机构称,其对2025年中国4.7%的GDP增速预测目前面临50-100基点的下行风险,具体取决于可能中国出台的额外刺激措施。
脱钩情境下的政策方案现在看起来更为可行,包括汇率调整、进一步的货币宽松和额外的财政刺激,以及进一步的消费者支持,尤其是在服务消费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