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券商聚焦】華泰證券:南向流入是港股資金面的核心增量來源 料明年南向及外資流入結構更加均衡

金吾財訊2025年11月3日 06:00

金吾財訊 | 華泰證券表示,今年年初至今南向流入破萬億港幣,是港股資金面的核心增量來源。展望明年,該機構認爲南向及外資流入結構更加均衡。該機構測算2026年南向資金流入規模或在7500-9800億港幣,相較今年規模下降約20%-40%。細分來看,當前主動偏股型公募港股配置比例爲28%,已經處於該機構此前測算的港股合理投資比例26%附近,繼續增配空間有限。剩餘空間主要來自保險、被動資金、新發產品和個人投資者等,其流入呈趨勢向上的均值迴歸特點。外資方面,EPFR、13F口徑下外資2025年均已經轉爲淨流入,但並非港股資金面主力,在明年中國基本面預期企穩、人民幣匯率升值兩條主線催化下仍有增配空間,該機構測算其總體流入規模與今年接近。

風格選擇是當前市場的核心分歧。年初至今港股主要指數上漲超30%,全球金融條件寬鬆爲重估創造環境,AI、醫藥、消費等創新性突破以供給創造需求,提振市場中長期盈利預期並壓降風險溢價。在估值提升和萬億資金南下的驅動下,行業表現呈現出較爲極致的成長風格。

展望來看,2026年上半年尤其是年報季前,海外流動性寬鬆預期仍有升溫可能,疊加財報真空期和春季躁動的資金面催化,成長有高斜率空間。後續全球經濟共振復甦,流動性寬鬆交易或讓位給基本面修復,需適時增配週期風格。此外該機構建議左側佈局“真價值”,結合低估值大市值、盈利能力突出、週期觸底改善和攻守兼備四個維度。

除了傳統的多頭配置策略,一些更加靈活的資金可以運用市場交易機制或金融衍生工具在波動中尋找相對確定性。一是可以通過一級市場佈局港股投資,今年港股打新收益顯著提升,首日平均漲幅約39%,基石佔比高的大市值公司具有更加穩定的上市後收益;二是利用港股通調整機制提前佈局,南向資金成交佔比上升後,港股通調整效應帶來的超額收益被進一步放大,2025年9月港股通潛在納入個股考察截止日至公告日跑贏恒生指數的平均值/中位數分別爲29.2%/17.3%,遠超歷史平均水平(約-2%)。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