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特斯拉名稱靈感來自塞爾維亞裔尼古拉·特斯拉,被稱為交流電之父。由馬克·塔彭寧和馬丁·艾伯哈德在2003年共同創立,成為當時矽谷的第一家製造高端電動車的車企。
2004年,馬斯克投資特斯拉750萬美元並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和董事長。 2010年特斯拉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此次IPO由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承銷,並成功融資2.26億美元;2013年,特斯拉市值突破100億美元。
而截止今日,特斯拉在納斯達克的總市值高達1.5兆美元。特斯拉的定位從「高階電動跑車製造商」轉向「全球智慧電動車與能源科技公司」; 其核心策略也從「證明電動車可行」演變為「以AI與自動化驅動的能源生態系統提供者」。
目前,特斯拉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部門:電動車部門(Automotive);儲能與能源部門(Energy Generation and Storage);服務與其他部門(Services and Others)。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上漲40.53%,收在23.89美元。首日IPO的飆漲顯示外界投資人對特斯拉有著無限憧憬。而公司在當時仍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最具代表性的虧損產品便是其第一款車型Roadster,定價10萬美元而成本卻達到了12萬美元。
從股價走勢顯示,市場認可特斯拉電動車型的基本邏輯,儘管財務上仍處於連年虧損的情況仍未逆轉,但直至2013年的Q1季度,股價卻翻了一倍,投資者仍對特斯拉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2012年6月22日,特斯拉在佛利蒙工廠交付了世界上的第一輛Model S,回應全世界所有的質疑者。加州州長傑瑞布朗到場助陣,並把特斯拉看作加州引以為傲的科技成果。
而事實證明了投資人所想的那樣。 2013年特斯拉公佈其Q1季度的財報,再次點燃了投資者對特斯拉的希望,2013年度Q1季度的財報首次扭虧為盈,也成功打破了「燒錢的夢想公司」這個稱號,而主要得益於 Model S 交付量超預期。而當日股價也應聲暴漲24.4%。
特斯拉股價自IPO以來持續走高,2020年股價迎來主升階段,儘管年內進行拆股(1股拆5股),但仍不影響股價的飆升,僅2020單一年度,特斯拉股價暴漲700%。
近年來,特斯拉股價上演過山車行情,2022年,受聯準會升息、CEO馬斯克收購推特(出售特斯拉股票)以及特斯拉為擴大銷量壓縮利潤的策略三重影響,光是2022年股價就暴跌75%。
即便如此,特斯拉(同期)市值仍遙遙領先,穩居全球汽車市值首位,其3800億美元的市值遠超排名第二的豐田(同期市值約1900億美元)和美國第二大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同期市值約480億美元)。

【註:同期美股(尤其科技股)的表現均較差,主要受聯準會升息的影響】
2024年末至2025年4月,特斯拉受CEO馬斯克任DOGE(政府效率部)特殊政府僱員的影響,期間特斯拉股價暴跌超50%,投資人擔憂馬斯克無心致力於特斯拉的發展,在此期間大幅拋售股票。
卸任後,受美國貿易關稅、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決裂、以及汽車銷售的表現不佳,股價持續震盪,但仍維持上行趨勢。

【特斯拉股價走勢,來源:TradingKey】
首先我們要說明觀點,特斯拉股票仍具備其買入價值。
自馬斯克熱衷於從政以來,多數國家和地區開始抵制特斯拉汽車產品,致使特斯拉的銷量持續走低,而我們認為這種情緒帶來的銷量走低,會隨著時間呈現邊際遞減效應,這使得特斯拉的銷量會有所回升,特斯拉2025年Q3的財報能夠有效印證我們這一觀點。


【來源:Tesla Q3 Financial Report】
註:截至2025年10月22日(只統計輕型車輛數據),歐洲第三季數據不可用
特斯拉於8月19日在中國推出了 Model YL(Model Y 的加長軸距版本),進一步擴展了中國市場的產品組合,迎合了中國家庭的需求,並且,Model YL 的推出正處於中國目前較為可觀的銷售政策(以舊換新以及政府補貼)。
特斯拉Model YL 在終端的熱銷,顯示大六座SUV有著極大潛力的市場需求,同時,特斯拉在承受中國市場(BYD、NIO)本土品牌激烈競爭的背景之下,開拓出了自己的新增長點。
同時,Q3財報指出特斯拉在韓國、台灣、日本和新加坡實現了創紀錄的交付量,並已開始在印度交付 Model Y。
另外,特斯拉在澳洲和紐西蘭推出了全自動駕駛(FSD),並正在為在中國更廣泛的推廣做準備,目前正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特斯拉的儲存業務線緩解了投資者對特斯拉電動車成長疲勢的擔憂,得益於上海超級工廠的持續成長以及 Powerwall部署再創紀錄,特斯拉一舉實現了季度儲能部署量的最高紀錄。毛利環比和年成長,達到創紀錄的11億美元。


【來源:Tesla Q3 Financial Report】
特斯拉Q3財報顯示,能源生產和儲存的收入環比上升約24.6%,與能源儲存、服務相關的淨利潤環比上升。
隨著AI算力需求的大爆發、資料中心暴增,全球電網壓力持續上升,而特斯拉的儲能係統正處於AI資料中心能源備份與調節核心地位,我們預計,數年內儲能業務仍將持續強勁成長。
William Blair的分析師 Jed Dorsheimer 在2024年度評價特斯拉,稱其在能源儲存業務上的成長使其具備 「像 Apple 式生態系統」 的潛質。
根據週一披露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馬斯克於2025年9月12日以每股371至396美元的價格購入了約257萬股特斯拉(TSLA.US)股票,總價值約10億美元,這是目前為止,馬斯克最高紀錄的個人增持。
美國韋德布希證券公司科技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稱,股價已經反映出特斯拉最大資產就是馬斯克。
換句話說,馬斯克實際上給了特斯拉很大程度的名人溢價。而不管是在股權比例上,馬斯克對於特斯拉都具備舉足輕重的作用。

【Tesla日K走勢圖,來源:Tradingkey】
特斯拉股價在馬斯克2025日9月12日的回購後,毫無壓力的突破了上升三角形趨勢,並持續上漲,一方面是來自於投資性信心的增加,買盤的加大正持續挑戰歷史新高的位置。
近期,特斯拉董事長蘿賓‧德諾姆(Roby Denholm)最新表示,如果股東否決了埃隆馬斯克的薪酬計劃並導致他辭職,公司可能準備從內部任命一名新的執行長。
德諾姆表示,她已就此與馬斯克直接談過。如果薪酬方案未能通過,馬斯克極有可能退出公司事務,或明顯降低在特斯拉業務中的參與度。
就如艾夫斯所言,特斯拉最大的資產是馬斯克,我們建議投資人等待馬斯克薪資事件確定性跡象較強時擇機進行更合理的投資。若馬斯克卸任CEO職位,我們很大程度上確定會造成多數投資者的恐慌性拋盤,並且特斯拉股價可能存在大幅波動。
未來數年內的AI算力需求,或將有望推動特斯拉儲能業務的持續擴張,結合特斯拉在美洲地區的銷售回暖以及在亞洲地區銷量的持續攀升,特斯拉在電車領域上仍將主導市場。因此,我們認為現在仍是購入特斯拉股票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