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吾財訊 | 華泰證券表示,展望2026年,多個宏觀層面的不確定因素變得更爲積極、明晰。
國內,溫和擴張的財政政策爲去槓桿週期“收尾”保駕護航,新經濟貢獻進一步上升。雖仍有“長尾”,但地產去槓桿對信用週期和企業現金流的衝擊在邊際緩解、甚至消失;同時,預計財政政策的實際執行仍將積極有爲,政府支出增長仍將匹配、甚至快於名義GDP,結合地產下行的新增拖累消減,政策寬鬆提振總需求和實體經濟現金流的效果明顯改善。更令人矚目的是,私有部門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資本開支均有望加速,行業層面亮點紛呈。海外,美國政策“無序性”邊際下降,全球財政、貨幣政策同步寬鬆,中美經貿關係波動性有望回落,企業投資風險溢價及貿易交易成本都有望下降。
該機構預計2026年實際增長可能維持在5%左右,但名義GDP增長有望從2025年的4%回升至4.8%,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增長有望從3.7%反彈至8.6%。對資產價格而言,更關鍵的變量是名義增長及其背後的含義:1.?該機構預測總體物價同比降幅收窄,PPI回升更爲顯著;2.?該機構預計人民幣升值將加速,2026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測爲6.82。
對2026年地產週期走勢的判斷是本套預測的關鍵,也是主要的上行及下行風險來源。此外,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基準假設下,2026下半年一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回升至0%附近,人口流入城市的房價也在下半年初現企穩跡象,全年新開工和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土地成交金額同比大體持平。在這一假設下:①投資、消費都有一定的回升動力,私有部門投資和服務/國補外地產鏈消費有望成爲消費亮點。高科技相關的資本投入有望加速,包括AI,高端製造,高端醫療等領域;②出口增長可能仍然保持高位,但淨出口對增長的貢獻有望回落;③企業現金流和投資回報率可能繼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