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人工智慧浪潮領頭羊輝達Nvidia(NVDA)即將公佈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財報,這被視為“全市場最重要的財報”,因為輝達的業績將展示AI需求和交易的熱度是否“名副其實”。
據TradingKey統計的數據,分析師預計輝達在2026財年二季度營收年增53%至460億美元,每股盈利(EPS)年增51%至1.01美元,兩項關鍵財務指標增速雙雙超過50%的預期凸顯AI需求依然處於高速增長軌道。
從增速上看,輝達業績增長勢頭已不如從前那般驚艷——去年二季度營收增速122%、每股盈利增速151%。造成輝達增速從三位數到兩位數的放緩的原因複雜,包括增長趨於成熟的自然表現、美國政府對關鍵市場中國出口管製和Blackwell產能受限等。
但Evercore ISI分析師預計,輝達的增長可能會在50%左右觸底,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動量投資人並轉化為多重擴張。
從初始的“客戶燒錢”需求看,包括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核心客戶繼續擴大資本支出以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
Wedbush分析師Matt Bryson表示,已宣佈的超大規模支出增長將很大程度上建立AI能力,尤其最終會流向輝達。
從需求真正落地的角度看,即GPU產品部署至ODM廠商設計和生產的伺服器中,包括鴻海等公司的產能和業績擴張間接反映上游GPU出貨的加速兌現。
KeyBanc Capital Markets提到,鑒於伺服器GB200機架製造良率不斷提高——預計達到85%,相信機架出貨量有望在四季度達到1.5萬至1.7萬台,Blackwell機架全年出貨量達到3萬,超過此前預估的2.5萬。
Baird觀察到,7月GB200出貨呈現加速態勢,預計這一動能將持續至明年,即將推出的GB300將會在性能上實現重大升級。
Stifel則提醒道,超大規模雲端支出能否持續、中國市場供應受限和GB300初期放量可能帶來的毛利壓力都將成為考驗輝達增長勢頭成色的重要風險因素。
在擺脫美國對華晶片出口管制的束縛後,輝達的中國市場目前仍面臨被川普政府強行抽取15%營收和中國官方敦促中企避免使用Nvidia產品的挑戰。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由於中國市場銷售前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輝達本次將發佈的業績指引可能會比市場預期更加保守。
不過整體而言,Baird和Stifel分析師均強調,輝達在AI基礎設施的領導地位“難以撼動”。Loop Capital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進入AI應用下一波“黃金浪潮”,輝達將仍然處於下一波需求遠超預期的重要階段的最前端。
雖然分析師整體對這份財報持有“正面”的預期,但據日經新聞援引專業人士觀點報道稱,若輝達管理層提及與中國相關的不確定性或表現出意外謹慎的態度,市場將會做出拋售的反應。
此外,市場預測營收增長將放緩,投資人可能會對消極因素反應更加明顯。
期權市場數據顯示,投資人正在押註輝達財報日股價可能會出現±6%的波動,略低於過去12個財季的銀行財報變動率的7.7%和實際平均變動率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