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R1以其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特點帶來AI平價熱潮,這對AI進展「姍姍來遲」的蘋果、依靠AI晶片「遙遙領先」的輝達帶來兩個極端影響。
1月中下旬,中國初創公司深度求索發佈的DeepSeek-R1模型一躍成為「AI界黑馬」,該模型以數百萬美元的開發成本,研發出媲美美國AI巨頭耗資數十上百億美元打造的AI工具。
DeepSeek模型開啟了「AI平價時代」,令市場對美國科技巨頭資本支出和股票估值的合理性產生了懷疑。DeepSeek模型話題橫掃華爾街後,在AI支出保持謹慎、被詬病AI進展無果的蘋果股價連日上漲,而輝達股價一度大跌17%。
巴隆周刊指出,DeepSeek模型讓投資人重新評估了各大巨頭在AI方面投入的策略:企業在AI基礎設施投入是否過多?
幾大巨頭在公佈去年Q4財報時,也透露了將在2025年繼續燒錢的動向:微軟投資800億美元,Meta資本支出砸600至650億美元,亞馬遜1000億美元等;而蘋果以107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成為「另類」。
財富中文網指出,在各家都交出水平不等的大模型產品時,蘋果選擇做資源的使用者、而非搭建者,這讓它繞開了搶奪晶片的燒錢步驟。有觀點稱,這是蘋果在AI時代逐漸落後的表現,但今天回看,其做法似乎更有性價比、風險更低。
分析師認為,DeepSeek的成功意味著複製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AI模式將變得普遍,這對蘋果來說是一場「勝利」。
晨星分析師表示,鑒於蘋果的戰略側重於邊緣處理和用於消費者推理的較小模型,從長遠來看,蘋果將受惠於更高效的生成式AI模型。
蘋果CEO庫克日前對DeepSeek表達了好感,「推動效率的創新對蘋果是一件好事。」
接下來,投資人將關註蘋果公司將於3月25日舉行的以「駕馭Apple智慧的力量」為主題的開發者大會。媒體稱,該活動可能預示著蘋果對中國市場的深度佈局,隱含著其在中國大陸即將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臨近。
蘋果過去一段時間股價相對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iPhone在華銷量的下滑,這背後也有蘋果AI功能國內外斷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