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正面臨政治與法律雙重壓力。 8月21日,美國司法部致函主席鮑威爾,要求立即將庫克從董事會移除,理由是其貸款申請存在造假嫌疑,涉嫌抵押貸款詐欺。
川普則在社群媒體上高調要求庫克辭職,並指控她失去繼續任職的資格。市場分析認為,這場風暴核心在於川普欲藉機改組聯準會理事會,掌握多數席位,進而強化白宮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力。
需要指出的是,若庫克下台,川普將獲得第四個理事提名權,在七人組成的聯準會理事會中確立多數。先前拜登任命的阿德里安娜·庫格勒已提前離任,而川普一任期內已提名沃勒與鮑曼,並剛提名前顧問米蘭替補庫格勒理事一職。這意味著,川普正在重塑理事會構成,進而在利率決策與銀行監管等事務中掌握更大話語權。外界普遍解讀,這是其「掌控聯準會」的新手段,也意味著聯準會獨立性正在被侵蝕。
然而,這項策略未必能如願。
首先,鮑威爾無權單方面罷免庫克,聯準會理事由總統提名、參議院確認,只能基於「正當理由」解職。即便川普人選佔據理事會多數,貨幣政策仍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其12個投票席位包括地區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永久投票權,地區聯邦儲備銀行採取輪換制度),川普陣營需額外爭取支持,才能推動大幅降息。
前聯準會官員提醒,即便是“自己人”,也未必聽命白宮。實際上,最好的反例便是現今在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鮑威爾是川普第一任期時提名的,現如今卻與川普持相反的貨幣政策觀點,川普因此也在社群媒體上頻繁施壓鮑威爾。
需指出的是,庫克已表態不會因政治壓力下台,強調將以事實回應指控。她是聯準會首位非裔女性理事,由拜登提名、任期至2038年。外界認為,如果她堅持不走,司法程序可能陷入漫長拉鋸,而鮑威爾本人在明年5月任期屆滿後是否繼續擔任理事,也成為關鍵變數。
此事給即將在8 月 22 日美東時間上午 10 點召開的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蒙上陰影。川普不斷抨擊鮑威爾“加息過慢、降息太遲”,並指責聯準會大樓翻修超支。如今,罷免庫克的行動不僅是一起個人風波,更是一場圍繞貨幣政策獨立性與政治幹預的權力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