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批評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稱所羅門應該出去“找個新的經濟學家”,還調侃其應“專注當DJ而不是經營一家大型金融機構”。
此次衝突的導火線是高盛集團近期發布的美國關稅成本分攤的研究報告。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 Hatzius)在報告中明確指出,截至今年6月,美國企業承擔了高達64%的關稅成本,消費者承擔了22%,而外國出口商透過降低出口價格僅承擔了14%。報告警告,如果美國政府繼續目前的加徵關稅政策,到10月,美國消費者的負擔比例將急遽攀升至67%,外國企業承擔25%,美國公司的負擔則將降至8%。
這意味著,無論當前或未來,美國政府所徵收的關稅,其主要成本實際上都由美國國內的企業和消費者,尤其是未來的消費者來承擔大頭。
這與川普長期宣揚的「關稅由外國承擔」的論調不同,無疑觸碰到了川普的「逆鱗」。
川普在貼文中強硬反駁,堅稱“事實證明,在很大程度上,為關稅買單的是公司和外國政府,而不是消費者」。他還寫道,所羅門和高盛“拒絕給予(關稅)應得的讚譽”,聲稱他們“很久以前就對市場影響和關稅做出了錯誤的預測”。
川普這一說法與包括高盛在內的眾多主流經濟學家的普遍觀點相違背。此前摩根士丹利在7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曾指出,未來10年,美國政府可能徵收的關稅總額高達2.7萬億美元,而這筆巨額支出最終將主要由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12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國內通膨壓力依然存在,7月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上升0.3%,創1月以來最大漲幅,較去年同期升至3.1%,高於6月的2.9%。
各方报告都显示,美国当前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如特朗普所宣称的那样带来显著优势,反而正在推高本国通膨和财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