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因市場對政治不確定性和財政支出的擔憂,日本國債正面臨著拋售壓力,10年期債券收益在周二(7月15日)一度觸及1.595%,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另外,20年期殖利率攀升至2.645%,30年期殖利率上漲至3.2%,均創下1999年以來的新高。
分析認為,日債殖利率飆升,可能是市場對日本財政健康及美國關稅政策擔憂情緒的體現。另外,本週日(7月20日)即將迎來參議院選舉,結果也可能影響日本債市。
民調顯示執政聯盟預期獲得的席次下降,有分析師指出,若執政聯盟敗選並迎來倡導更具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新政府,海外投資者可能加速拋售超長期國債,或將導致債券殖利率進一步飆升。另外,各政黨在選舉期間為爭取選票所承諾的福利政策,如發放補貼、減稅等,都可能讓本不健康的財政情況雪上加霜。
事實上,日本國債並不是唯一暴跌的政府公債。根據彭博報道,全球長期政府公債都在下跌,因為投資人擔心各國政府的支出超出了其承受能力。
與更容易受政策影響的短期債券不同,長債殖利率的飆升反映了市場對全球主權債務「爆表」的擔憂。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首席投資策略師George Bory指出,政府赤字支出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普遍,其釋放閥就是殖利率曲線的長端。
30年期德國公債殖利率正接近14年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債市也面臨類似的拋售壓力。
另外,債券市場的波動也可能引發跨市場的「連鎖反應」。
例如,BCA Research的研究報告警示,日本是全球流動性的重要來源,日債殖利率的變化可能對美國科技股構成重大威脅。
研究提到,美國科技股的高估值並非完全基於其本土流動性,也依賴日本提供的低成本資金環境。若日債殖利率飆漲,驅動資金撤離美股,回流日本,屆時美國科技股估值將面臨下行壓力。
截至發稿,日債長債殖利率較早市均略有回落,市場密切關注本週日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