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周四在1.0850附近表現疲軟。在歐洲央行(ECB)將於格林威治時間12:15公布利率決議之前,這一主要貨幣對面臨急劇的拋售壓力。
花旗銀行(Citi)周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交易員們預計歐央行將在今年剩余的兩次會議上將存款機製利率進一步下調49個基點,這表明周四和12月將有兩次降息,每次25個基點。
周四降息四分之一個百分點將是連續第二次降息,將存款準備金利率推低至 3.25%。歐央行的鴿派決定廣受期待,因為歐元區經濟似乎正走在經濟放緩的道路上,價格壓力似乎受到控製。
由於對歐央行再次降息的信心很高,投資者將密切關註貨幣政策聲明和歐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的新聞發布會,以獲得有關 12 月可能采取的貨幣政策行動的新線索。
克裏斯蒂娜-拉加德預計將更多地談論重振經濟增長的問題,因為據快報估計,歐元區 9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已減速至 1.8%。德國經濟部的最新經濟預測顯示,德國今年的總體產出預計將下降0.2%。
歐元/美元在歐洲交易時段進一步下滑至1.0850附近。在本周早些時候跌破20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交投於1.0900附近)後,該主要貨幣對延續下行。
歐元/美元的下行走勢始於日線時間框架上的雙頂形態在9月11日低點附近1.1000附近被跌破後,出現看跌逆轉者。
在跌破9 月 11 日低點 1.1000 附近的雙頂形態頸線後,歐元/美元開始出現下行走勢,並出現看跌逆轉。
下行方面,歐元/美元可能會在1.0800整數水平和1.0750向上傾斜趨勢線附近找到支持,該趨勢線是從10月3日低點1.0450附近繪製的。與此同時,200 日指數移動均線和心理價位 1.1000 將是該貨幣對的關鍵阻力位。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 19 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 年,它占所有外匯交易的 31%,日均交易額超過 2.2 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占所有交易的 30%,其次是歐元/日元 (4%)、歐元/英鎊 (3%) 和歐元/澳元 (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麼控製通脹,要麼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占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麼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