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輝達(納斯達克:NVDA)於2025年8月27日盤後發佈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表現強勁。這一成績得益於AI驅動的旺盛需求,以及其下一代Blackwell GPU平臺的廣泛採用。該公司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均大幅超出市場整體預期,同時展現出出色的運營槓桿效應與強勁的自由現金流,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AI 數據中心及遊戲領域的領先地位。
不過,其核心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略低於分析師預期,這一情況與H20產品對中國出口受限的監管政策直接相關。營收未達預期,疊加第三季度指引中明確排除對中國H20產品銷售的保守態度,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因此,儘管本季度業績穩健,輝達盤後股價仍下跌約3%,反映出市場對短期不利因素的擔憂。在監管環境與市場動態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投資者持續關注AI增長的可持續性。
來源:TradingKey
指標 | 2026財年第二季度 | 2025財年第二季度 | 超出 / 未達預期 | 同比變化 |
總營收 | 467億美元 | 300億美元 | 超預期 | +56% |
每股盈餘 | 1.08美元 | 0.67美元 | 超預期 | +61% |
毛利率 | 72.4% | 75.1% | 超預期 | -2.7個百分點 |
營業收入 | 284億美元 | 186億美元 | — | +53% |
資料中心業務營收 | 411億美元 | 263億美元 | 略低於預期 | +56% |
遊戲業務營收 | 43億美元 | 29億美元 | 超預期 | +49% |
專業視覺化業務營收 | 6.01億美元 | 4.54億美元 | — | +32% |
汽車業務營收 | 5.86億美元 | 3.46億美元 | — | +69% |
原始設備製造及其他業務營收 | 1.73億美元 | 0.88億美元 | — | +97% |
來源:輝達2026財年第二季財報
輝達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激增56%,達411億美元,占總營收比重近88%。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Blackwell平臺的強勁需求,該平臺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環比增長17%。目前,Blackwell Ultra GPU的產能約為每週1000個機架,預計第三季度將進一步提升。需求端呈現多元化特征,約半數數據中心業務營收來自主流雲服務提供商,企業客戶及主權AI項目也貢獻了可觀份額。此外Hopper GPU除支持高級推理任務外,仍在各類 AI 工作負載中發揮作用。 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強調,Blackwell平臺在推理型AI的能效方面實現了約10倍提升,有望成為未來十年數萬億美元AI基礎設施投資的核心基石。不過,受出口限制影響,本季度未向中國市場銷售任何H20芯片,短期內營收能見度受限;但輝達通過向中國以外市場出售此前儲備的H20庫存,實現了1.8億美元營收。
遊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9%,達43億美元。這一成績的背後,是搭載 Blackwell 技術的GeForce RTX 5060顯卡的廣泛普及,該型號是有史以來 "x60" 系列中普及速度最快的GPU。此外,輝達DLSS 4技術已覆蓋超過175款遊戲,GeForce NOW雲遊戲平臺也完成功能升級,兩者共同擴大了遊戲生態的覆蓋範圍與用戶參與度。
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指出,除Blackwell外,公司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創新持續推進,並正式公佈下一代GPU架構Rubin,計劃於2026年初發佈。據悉,Rubin的AI推理性能將是Blackwell的兩倍以上,FP4算力約達50 petaflops(遠超Blackwell的20 petaflops)。每塊Rubin GPU將配備288GB HBM4內存,內存帶寬也將顯著提升至約13TB/s。 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將進一步將性能翻倍,FP4算力達100 petaflops,單 GPU內存容量大幅提升至1TB HBM4e(每個封裝包含4個GPU芯粒)。此外,Rubin Ultra支持超高機架擴展能力,每機架最多可容納576塊GPU,機架級FP4推理算力最高可達15 exaflops。
目前,Blackwell已為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務器版等輝達主流AI平臺提供支持;而Rubin將憑借在算力、內存帶寬及互聯速度上的前沿升級,推動下一代AI模型的訓練與推理工作。 這些技術突破將助力輝達在處理日益複雜的AI工作負載時,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同時,公司與OpenAI、諾和諾德等企業的合作,也凸顯出其在AI創新領域的深度參與,覆蓋模型訓練、藥物研發、工業AI應用等多個方向。
輝達H20 AI芯片主要面向中國市場,但受美國出口許可限制,本季度未向中國客戶發貨。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表示,數據中心計算業務營收環比下滑,主要因H20芯片銷售額減少 40 億美元。 輝達2026財年第三季度540億美元的營收指引未包含任何對中國市場的H20芯片銷售,但也提及若地緣政治環境允許,不排除發貨可能。根據出口許可的後續變化,第三季度 H20 芯片營收有望達到20 億至 50億美元。 黃仁勛強調,若出口限制解除,輝達完全有能力將下一代Blackwell AI芯片引入中國市場;同時他重申,美國技術在快速增長的中國AI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該市場預計年增長率約50%,潛在市場規模達500億美元。
黃仁勛指出,輝達的競爭策略與專注於ASIC(專用集成電路)的企業存在顯著差異。ASIC常因加速計算的複雜性而面臨規模化難題,而輝達的全棧協同設計方案可支持AI模型的持續演進(從生成式AI 到多模態Transformer模型),並覆蓋雲、邊緣計算及機器人等多個場景。 Blackwell與Rubin平臺整合了高速內存、低功耗緩存、CPU、GPU,以及 NVLink、Spectrum XGS等先進互聯技術,能在功耗受限的數據中心環境中實現無與倫比的能效比。此外,輝達統一的編程模型與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進一步鞏固了其在AI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這是單純依賴 ASIC 的解決方案無法比擬的。
2026財年上半年,輝達通過股票回購與分紅,向股東返還了243億美元資金。目前,此前獲批的股票回購計劃仍有147億美元額度可用,且公司新獲批一項600億美元的無期限回購計劃(約占輝達當前市值的1.5%)。這一係列舉措充分體現了公司對持續現金流與股東價值創造的信心。
GAAP毛利率大幅回升至72.4%,環比提升近12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供應鏈限制緩解與產品結構優化。公司目標是在年底前將非GAAP毛利率提升至75% 左右。運營支出同比增長38%,反映出公司在研發、基礎設施及AI軟件生態系統上的持續投入,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在3萬億至4萬億美元AI基礎設施建設浪潮的推動下,輝達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印證了其在AI領域的主導地,營收創歷史新高,Blackwell平臺 採用率持續攀升。6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也彰顯了公司的財務實力與對股東的信心。不過,受中國市場H20芯片出口限制影響,第三季度業績指引趨於保守,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增長潛力:預計環比增速約15%,低於原本20%至25%的潛在水平。儘管毛利率呈回升趨勢,但產品結構變化與研發投入增加仍需重點關注。 展望未來,憑借 Blackwell、Rubin的產品路線圖,以及包含NVLink、Spectrum網絡在內的可擴展生態系統,輝達有望佔據快速擴張的AI加速芯片市場超 50% 的份額。但公司仍需應對三大核心風險:中國市場的監管障礙、供應鏈限制,以及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考慮到輝達強勁的增長勢頭與戰略性AI投入,其當前約34至40倍的前瞻市盈率具備合理性。對於投資者而言,該股短期回調或為佈局這一AI基礎設施龍頭的機會,但需密切關注地緣政治與市場風險對短期增長動能的影響。
TradingKey - 輝達(納斯達克:NVDA)將於2025年8月27日(週三)美國股市收盤後發布2026財年第二季財報,財報電話會議定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點召開。作為人工智慧(AI)、遊戲及資料中心領域的風向標企業,同時在標普 500、納斯達克等主要指數中佔據重要權重,這份財報不僅會因公司自身業績指引備受關注,其對整體市場情緒的影響也將成為焦點。
2025年開年至今,輝達股價累計上漲約30%,這一走勢反映出投資人對其在AI加速器領域主導地位的持續看好。 2025年8月中旬,該公司股價曾觸及約182美元的歷史高點,隨後受整體市場波動及財報發布前的觀望情緒影響略有回落;截至8 月22日,股價收於177. 99美元。在此之前,輝達股價已從2025年4月的低點反彈超90%,公司市值也因此攀升至約4. 3兆美元。儘管股價表現亮眼,目前其遠期本益比仍維持在約40倍水平,這一估值一方面得益於市場對其Hopper平台及即將推出的Blackwell平台的強勁需求支撐,但另一方面,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以及AI領域支出可能放緩的擔憂,也讓投資者保持著謹慎態度。
來源: TradingKey
指標 | 2026 財年Q2預測 | 2025 財年Q2實際 | 同比變化 |
總營收 | 460億美元 | 300億美元 | +53% |
每股盈餘 | 1.01美元 | 0.67美元 | +51% |
毛利率 | 71.8% | 75.1% | -3.3個百分點 |
資料中心業務營收 | 413億美元 | 263億美元 | +57% |
遊戲業務營收 | 39億美元 | 29億美元 | +34% |
資料來源:輝達、雅虎財經、標普全球、TradingKey
AI資料中心需求與平台採用情形:輝達的成長主要由資料中心業務驅動,該板塊貢獻了約89%的營收。微軟、Meta、亞馬遜、Google等大型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對其產品的需求依舊旺盛。值得重點關注的包括新Blackwell GPU架構的推出進度,這款架構預計能將AI訓練速度提升至多4倍。此外,訂單可見性、供應鏈狀況以及從Hopper平台向Blackwell平台的過渡情況,都將為判斷其成長永續性提供關鍵線索。若出現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自研晶片等需求降溫的跡象,可能會對公司構成壓力;而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合作訂單,則將印證其長期競爭力。
供應鏈與產能最新動態:在此之前,尤其是針對遊戲用戶和專業用戶的GPU供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不過近期有跡象顯示供應約束正逐步緩解。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挑戰以及中國市場監管政策的變化,明確其與代工廠(台積電、三星)的合作進展及庫存水平,對判斷短期營收穩定性至關重要。
遊戲業務前景:遊戲業務仍是英偉達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新GPU的推出以及下一代遊戲主機的更新周期,既可能拉動銷售成長,也可能因促銷定價和成本壓力導致利潤率承壓。透過追蹤RTX系列顯示卡的採用率、PC硬體支出情況,以及來自AMD和英特爾的競爭態勢,可進一步了解該業務的成長潛力與潛在風險。
毛利率與資本效率:輝達將2026財年第二季毛利率目標設定為71.8%,這一水準較此前受供應鏈和出口問題影響時有所回升,同時公司計劃在年內將毛利率提升至70%中段水準。晶圓成本、供應鏈投資以及AI軟體生態系統支出對利潤率的影響,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
市場影響:鑑於輝達龐大的市值及其對美國主要指數的影響力,其財報結果往往會帶動整體市場趨勢。若業績超預期,可能推動科技股走強;而若出現業績不如預期等問題,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市場拋售,半導體板塊尤其容易受到衝擊。
Blackwell架構創新與生產進展:在2025年Hot Chips大會上,輝達發布了Blackwell Ultra GPU,展示了其在AI性能和可擴展性方面的顯著提升,預計該產品將於第四季度啟動量產。此外,公司透過技術調整推出了符合中國市場監管要求的B30A晶片,體現出對出口管制政策的適應能力。與甲骨文、戴爾等企業的策略合作,也進一步擴大了英偉達AI基礎設施生態系統的覆蓋範圍。
供應鏈與貿易壓力:美國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中國市場約佔輝達資料中心業務營收的20%),以及大選週期下可能推出的關稅政策,都帶來了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儘管輝達將重心放在美國本土資料中心業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直接影響,但台積電供應鏈的瓶頸問題已促使其尋求與三星在封裝解決方案上的合作,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目前,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的年度 AI 資本支出已超過2,000億美元,但能源消耗問題及反壟斷審查可能會對未來需求產生影響。
結論
在當前市場接近歷史高點且未來可能迎來降息的背景下,輝達2026財年第二季財報將成為檢驗其AI驅動成長故事的關鍵節點。能否達成預期目標,取決於Blackwell GPU的推廣進度、應對中國出口限制的能力,以及在前期供應鏈約束緩解後利潤率的恢復情況。若需求保持強勁且營運執行到位,不僅可能推動公司業績超預期,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還將帶動整個科技板塊走高。不過,監理挑戰和高額資本支出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釐清這些關鍵問題,將有助於投資人準確區分哪些成長具備真實性和永續性,哪些只是短期熱度。在當前階段,保持謹慎樂觀並密切關注上述因素至關重要,因為輝達的財報結果,可能會影響整個市場在今年秋季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