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正在捅破美國勞動力市場穩健增長的“美麗泡沫”,這份報告甚至直接令美國總統川普一怒之下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不少華爾街人士警示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不排除非農負增長可能,但大摩和部分聯準會官員並不讚同。
據上週五(8月1日)的報告,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大爆冷”:不僅非農新增人數超預期下降至7.3萬、創九個月以來最低,對5月和6月的下修幅度竟高達25.8萬,加劇了經濟學家對美國就業依然“強勁”的質疑。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來源:BLS】
摩根士丹利指出,25.8萬就業人數的下修幅度創下除新冠疫情外、1978年以來的曆史最大記錄,為美國勞工統計局正常調整幅度的四到五倍。
不過,7月失業率僅從4.1%反彈至4.2%,符合預期,仍處於曆史相對較低的水平。對於這份報告,分析師和聯準會官員對就業和經濟前景的看法不一。
對於注重就業人數大幅下修的分析師而言,7月非農報告可能標志著“美國經濟保持韌性”敘事的一個轉折。
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經濟學家稱,這是一份“改變遊戲規則”的就業報告,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迅速惡化。
Wilmington Trust指出,這就是他們一直預期的放緩。企業面臨著(關稅帶來的)截然不同的成本結構,他們需要適應這個結構並推遲招聘。
ClearBridge Investments提到,長期以來“壞消息就是好消息”推動美股上漲,這一邏輯在於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將增大聯準會寬鬆必要性、並利好美股。但週五的報告可能要以“壞消息就是壞消息”來形容,因為在就業增長陷入停滯、新一輪關稅風暴來臨的背景下,未來幾個月完全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的非農就業數據,從而引發經濟衰退擔憂。
就美國勞工統計局為大幅下修給出的問卷收集延遲的理由,國泰海通研究認為,這並不能很好予以解釋,結合ADP數據看,仍傾向於認為美國私人部門就業市場確實有所走弱。
該機構分析稱,5月和6月的初次問卷收集率分別為68.4%和59.5%,並未顯著低於疫情以來的平均水平,且5月非農就業數據在6月第一次修正時已小幅上修,彼時5月二次調查問卷收集率達到92.3%。
新增人口讀數之外,非農就業數據細節之處也可見令人擔憂的“疲態”。7月非農主要新增就業源於教育和醫療保健,其他行業近一個月持續下滑,反映就業增長的基礎並不廣泛、存在一定脆弱性。
此外,失業至少27週的人數超過180萬,創2017年以來的最高(剔除新冠疫情時期),佔總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去年僅為五分之一;失業時間的中位數也從去年7月的9.5週升至10.2週。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種求職困境凸顯了就業市場在關稅不確定性和謹慎的企業中存在巨大的暗流。
在非農報告公佈前,聯準會理事沃勒和鮑曼都在7月政策會議上支持立即降息、而非繼續按兵不動。他們認為,延遲行動將導致就業惡化風險擴大。
TradingKey高級經濟學家Jason Tang分析稱,就業人與和修正值的大幅下降和失業率小幅上揚出現的背離,源於川普推動的移民驅逐政策正逐步顯現效果,該政策使得外籍人口的總就業人數下降並拖累新增就業崗位,但對失業率影響較小。
Tang表示,聯準會降息和川普大而美法案短中期釋放的效應,將有效對衝經濟增速放緩和就業市場降溫帶來的下行壓力。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斯上週五點評稱,5月和6月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確實是本次報告的真正焦點,這有助於決策者理解勞動力供需走向和勞動力市場動能的降溫趨勢。
但是,威廉斯仍認為,結合職位空缺和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等更廣泛的數據看,過去一年中所觀察到的就業市場狀況仍可以“溫和而漸進的降溫”來形容,整體處於穩健狀態。
明年FOMC票委、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表示,就業市場仍然健康且平衡,但應當關注。目前,聯準會在通膨方面的失誤遠大於在就業方面的失誤。
摩根士丹利通過統計模型研究發現,就業大幅下修在統計上與經濟衰退概率上升相關,但影響相對有限,25.8萬人的下修可能僅將3個月後的衰退概率提升9個百分點。
雖然衰退風險處於高位,但還未達到足以改變大摩對美國經濟整體判斷的程度——維持年內不降息的基本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