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隨著穩定幣邁入“生息時代”,穩定幣持有人為從“無息儲戶”轉變為瓜分底層資產利息收益的受惠者感到興奮,穩定幣項目方和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樂見這一監管發展,而華爾街傳統銀行卻不樂意了。
據金融時報報道,上週,包括美國銀行家協會、銀行政策研究所和消費者銀行家協會在內的銀行遊說團體向立法者發出警告,最新通過的穩定幣法案存在“監管漏洞”: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利用這一漏洞向穩定幣持有者支付利息,這可能會引發數萬億美元的存款資金外流。
在過去,穩定幣持有者並不與發行商分享底層資產的利息收益,這部分收益往往是穩定幣發行方的“專屬收益”。發行方幾乎以“零成本”從加密用戶手中獲得美元資金,將資金購買美債、或投入到RWA和鏈上收益項目產生的收入並不需要支付給用戶。
本質上來說,生息穩定幣是一種“錢生錢”的增利策略,這催化了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生息穩定幣賽道,包括EthenaLabs、BUIDL、Ondo Finance等RWA支持型項目,Stables Labs、YieldFi等基差交易型項目,Sky、Curve、Aave等借貸支持型項目,以及一些混合收益來源型項目。
按照美國國會於7月通過的旨在監管價值2880億美元全球穩定幣市場的《天才法案》(The Genius Act),穩定幣發行人不得向客戶支付收益或利息。
計劃發行自家穩定幣的傳統銀行將受此規定束縛,但加密貨幣交易所卻能間接向Circle或Tether等第三方發行的穩定幣持有者提供利息和獎勵。
傳統銀行界表示,如果客戶選擇將穩定幣存放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獲取收益,而非存入銀行的貨幣或現金美元中,這可能會造成市場環境不均衡,並導致大量資金從銀行外流。
據4月的一份報告,美國財政部預計穩定幣可能會“抽走”銀行6.6萬億美元的存款,具體將取決於穩定幣是否可以提供收益。
銀行業代表提醒稱,存款外逃的風險更大,尤其在壓力時期,這將破壞整個經濟的信貸創造。進一步的,這可能會推升市場利率、減少貸款以及增加金融機構和家庭的成本。
金融時報稱,這凸顯了傳統華爾街參與者與白宮支持的蓬勃發展的加密貨幣行業之間的緊張關係。
加密貨幣公司反駁稱,銀行想要禁止交易所向穩定幣持有人提供利息的舉措是反競爭的體現。銀行試圖創造一個缺乏競爭力的支付穩定幣環境,這是以犧牲更廣泛行業增長、競爭和消費者選擇為代價來保護銀行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