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2025年10月的聯準會會議在歷史性的美國政府關門期間召開,貨幣政策決策者在多份官方數據的缺失中選擇向對勞動力下行擔憂傾斜並再次降息。但從近期多位聯準會官員的鷹派表態看出,聯準會內部的分歧可能達到了難以彌合的程度。
聯準會10月如市場所料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至4.00%的區間,為一年來首次連續第二次降息。聯準會當時指出,這一決定的依據依然是風險平衡已轉變,並強調近幾個月就業下行風險已增加。
在半個月來越來越多聯準會官員為12月降息前景潑冷水的背景下,聯準會將於美東時間11月19日週三公佈的10月會議紀要受到廣泛關註。投資人想了解,聯準會鷹派和鴿派會否比新聞頭條所呈現的更加分裂?
儘管聯準會主席鮑爾上月底表示9月會議之後美國經濟前景並未發生太大變化——就業降溫、通膨略高,但10月FOMC會議給人留下了“鷹派意外”和“分歧加劇”的深刻印象。
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和川普支持的理事米蘭的兩個異議票構成了6年來首次出現的雙向分歧,連續三次會議的不統一意見也是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
對於將在2026年5月結束主席任期的鮑爾而言,他要彌合決策者之間巨大分歧的挑戰十分艱巨,也反映出判斷美國經濟形勢的艱難。摩根大通甚至評論稱,鮑爾正喪失對聯準會的控制。
華爾街日報指出,官員們對持續通膨和低迷的勞動力市場哪個構成更大的威脅存在分歧,即使美國政府重新開放後的官方經濟數據恢復也可能無法彌合分歧。
後來證明,施密德的“不降息”和鮑爾的“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遠非聯準會鷹派的個例,他們對通膨趨勢性反彈的擔憂加劇——這不僅包括關稅的通膨傳導效應,也包括消費需求的韌性。
除了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和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所擔憂的通膨走勢,不支持在12月FOMC會議上啟動年內第三次降息的鷹派陣營還在就業風險平衡中找到不降息的理由。
施密德上週五(11月14日)表示,進一步降息對緩解就業市場的任何壓力作用不大,因為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技術和移民政策的結構新變化,但降息可能會對通膨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市場預計,在川普政府的施壓下,下一任聯準會主席大概率將更加擁抱降息立場,而目前的貨幣政策辯論如同對明年的“預備演習”——在預期川普任命的主席領導下,官員們堅持數據依賴的政策模式體現出他們對默認降息的抵制。
摩根士丹利表示,關鍵數據缺失和多項就業市場指標的延遲發佈,可能導致聯準會在12月會議期間面臨經濟圖景不完整的決策困境。
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也提到,人們越來越擔心,儘管還不是一個大問題,聯準會可能會因為擔憂經濟數據的時效性和質量而選擇在12月不降息。
CME FedWatch數據顯示,交易員目前預計聯準會12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超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