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8月24日,川普的加密貨幣顧問戴維・貝利(David Bailey)聲稱「未來幾年內不會再出現比特幣熊市」,再次把「比特幣減半週期失效」變成熱議話題。然而,這是對熊市的恐懼還是減半週期真的失效?加密牛市是否會延長,甚至重構呢?
本文將深入探討比特幣減半週期的歷史背景、失效的原因,以及加密牛市延長的可能性與影響。
「比特幣減半」,指的是每21萬個區塊(約四年)挖礦獎勵的BTC數量減少一半。目前為止,比特幣(BTC) 已經四次減半,分別是在2012、2016、2020、2024年,挖礦獎勵分別從50枚BTC降至25枚BTC、25 BTC降至12.5 BTC、12.5 BTC降至6.25 BTC、6.25 BTC降至3.125 BTC(目前單個區塊獎勵數量)。
巧合的是,過去三次減半後,比特幣價格在第二年均創下歷史新高,形成「減半→牛市→泡沫→熊市」的週期性行情波動,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四年一次的「比特幣減半週期」。按照減半週期模型,比特幣正在處於第四次減半的第二年,隨時可能出現價格暴跌行情,進入新一輪熊市。
歷史減半事件與加密貨幣牛市對應:
減半週期 | 減半時間 | 減半前低點 | 減半後高點 | 觸及頂部時間 | 牛市持續時間 |
第一次 | 2012/11/28 | $2 | $1,100 | 2013/11/29 | 約 12 個月 |
第二次 | 2016/07/9 | $200 | $20,000 | 2017/12/17 | 約 18 個月 |
第三次 | 2020/05/11 | $3,800 | $69,000 | 2021/11/10 | 約 20 個月 |
第四次 | 2024/04/20 | $15,000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如果減半週期模型成立,比特幣已經今年或者明年將觸及頂部,逐漸進入熊市。然而,市場卻出現一種與之相悖的聲音,認為比特幣減半週期已經失效,加密市場牛市將延長甚至長牛。
美國總統川普的加密貨幣顧問戴維・貝利(David Bailey)曾發文表示,「未來幾年內不會再出現比特幣熊市。」與此相似,藍港互動創辦人王峰也認為比特幣已擺脫自身減半週期影響,進入美股及整體經濟週期。
獨立分析師Markus Thielen認為加密IPO熱潮有助於延長比特幣本輪牛市週期,LD Capital創辦人易理華更加激進,聲稱「市場徹底進入長牛市了,可能也沒有傳統4年的周期規律。」
在伯恩斯坦分析師看來,加密牛市可能延續到2027年,原因是美國政策支持和機構投資者參與度提升。前BitMEX執行長Arthur Hayes認為加密牛市持續到2028年,他在日本東京舉行的WebX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受美國穩定幣政策變化的推動,加密貨幣多頭市場將持續到2028年。」
目前,比特幣減半週期理論已經深入人心,市場普遍以此為參考調整投資策略,因此若要實現「減半週期失效,使得加密牛市延長」絕非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如果出現一系列強大的有利條件,有望延長加密牛市,尤其可能與美股同步。
比特幣減半週期失效與牛市延長所需條件:
類別 | 需要滿足的條件 | 說明與影響 |
宏觀金融環境 | 全球持續性的寬鬆貨幣週期 | 聯準會等主要央行持續降息或維持低利率,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 |
傳統金融機構大規模、持續性的採用 | 比特幣現貨ETF的成功只是開始,需要更多退休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保險公司等「長線資本」 將比特幣作為戰略資產配置,其買入和持有策略無視短期價格波動,徹底改變市場的資金結構。 | |
全球性經濟衰退或地緣政治危機 | 傳統金融市場表現極差,而比特幣成功扮演了「避險資產」或「價值儲存」 的角色。大量資金從傳統市場撤出並湧入加密市場,尋求庇護,從而延長牛市。 | |
加密貨幣自身發展 | 監管框架全面清晰化與友好化 | 全球主要國家(尤其是美國)出台清晰、友好的加密貨幣監管法案,徹底掃除機構進入的法律障礙。合規門檻明確後,傳統巨頭(如亞馬遜、谷歌)大規模進入該領域,帶來現象級的產品和海量用戶。 |
比特幣及以太坊之外出現新的強勁增長敘事 | 例如DeFi 3.0、RWA代幣化大規模落地、AI + Crypto 完美結合等。多個敘事接力爆發,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不斷吸引新資金和新用戶,擺脫對比特幣單一敘事的依賴。 | |
突破性的殺手級應用出現 | 出現一個或多個非金融性的、能吸引數億用戶的超級DApp(例如在遊戲、社交、AI領域)。這使加密貨幣的吸引力從純投資投機轉向實際效用,需求來源發生質變。 |
儘管加密牛市有可能延續,但是也有可能遵循減半週期,因此需要追蹤判斷。判斷牛市是否延續,不能只看單一指標,而需要綜合評估一系列「信號」,以下是判斷牛市能否延續的關鍵信號:
信號類別 | 牛市延續 | 牛市見頂風險 |
宏觀經濟環境 | - 流動性寬鬆:聯準會停止升息或開始降息,市場流動性充足。 - 經濟「軟著陸」:通膨受控,經濟未陷入嚴重衰退。 - 股市強勁:標普500、納斯達克、道指持續創新高,風險偏好高。 | - 流動性緊縮:聯準會轉鷹,持續升息或維持高利率。 - 經濟陷入衰退:失業率大幅上升,企業盈利下滑。 - 傳統股市轉熊:美股形成頭部並持續下跌,風險偏好降低。 |
比特幣自身表現 | - 強勢領漲:BTC 持續創新高,主導地位穩中有升。 - 機構持續買入:現貨 ETF 持續呈現淨流入,特別是來自貝萊德(IBIT)、富達(FBTC)等巨頭的資金。 | - 滯漲:BTC 無法突破前高,高點逐漸降低。 - 機構資金流出:現貨 ETF 持續淨流出,表明大資金正在獲利了結。 |
市場廣度與輪動 | - 山寨幣季節:資金從 BTC 輪動到主流幣和優質山寨幣,它們開始跑贏 BTC。 - 敘事百花齊放:AI、DePin、RWA、Meme等多個賽道輪番上漲,市場充滿活力和新故事。 - 新項目與創新:不斷有技術創新和優質新項目上市,吸引增量資金。 | - 資金僅囤積在 BTC:山寨幣普遍疲軟,無法跟上 BTC 漲幅(這稱為「吸血效應」)。 - 敘事枯竭:市場除了 Memecoin 炒作外,沒有新的強勁敘事和技術創新。 - 上新項目表現極差:新上市項目開盤即巔峰,持續陰跌,表明市場承接力不足。 |
鏈上與技術數據 | - 長期持有者惜售:長期持有者(LTH)供應量持續增加或保持穩定,表明堅定者看好後市。 - 交易所餘額下降:BTC 不斷從交易所提走,表明投資者傾向於囤積而非出售。 - 衍生品市場健康:永續合約資金費率為正但不過高,未出現極端的槓桿泡沫。 | - 長期持有者拋售:LTH 供應量開始快速減少,表明「聰明錢」正在分發籌碼。 - 交易所餘額增加:大量 BTC 被存入交易所,預示著拋售壓力增大。 - 衍生品市場狂熱:資金費率極高,槓桿率飆升,市場充斥投機和 FOMO 情緒,容易引發清算連鎖反應。 |
市場情緒與週期 | - 健康的懷疑情緒:市場在上漲後有冷靜期,媒體報道不過度狂熱。 -「非理性繁榮」初期:恐慌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處於「貪婪」而非「極度貪婪」。 | - 「非理性繁榮」頂峰:貪婪指數處於「極度貪婪」,媒體頭條全是暴富故事,散戶蜂擁入場。 - 市場極度狂熱:所有人都在談論加密貨幣,認為「這次不一樣」,價格只會一直漲。 |
比特幣減半週期可能正在面臨挑戰,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加密貨幣永遠處於牛市。在多樣化的市場環境中,減半從主導因素變為影響因素之一,與宏觀經濟、機構資金、技術創新等共同構成新的市場邏輯,因此本輪牛市很可能呈現「長週期、慢牛、波動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