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令人意外的“鸽派”发言点燃9月降息积极押注和美股反弹,但就上周而言,一直引领美股涨势的科技股表现落后于其他行业。除了对利率敏感行业的相对弱势,科技热潮内部也滋生了AI前景的深层次担忧。
上周五,在 鲍威尔出乎意料地逆转对就业市场风险看法并释放即将调整利率的信号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反弹1.5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88%,但纳指仍以-0.58%的单周跌幅跑输标指的0.27%涨幅。
据Factset数据,上周科技板块下跌了1.6%,而材料、房地产、金融和能源等行业股票均录得至少2%的涨幅。此外,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上涨了3.30%。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利率下降的前景正在提振市场的许多板块,如房地产、银行和制造商,而今年以来带领主要股指创新高的七大科技巨头的前景可能不那么明朗。这些华尔街最受欢迎的股票近期遇到了些麻烦:对AI潜力的质疑、高估值的担忧和迄今不受欢迎的市场部分的竞争。
金融时报也指出,上周不同行业股票表现的分化可能意味着,投资人对大型科技公司的青睐可能开始出现降温的迹象。
英伟达当前市值高达4.3万亿美元,美国最大的10家公司多数是科技股,他们市值占据了标普500指数的40%和贡献过去一年营收增长的三分之一,使得美股呈现“头重脚轻”的结构。
尽管二季度包括桥水基金等明星投资人或机构继续加码微软等科技股,但也有不少个人投资人正在减少大型科技股的持仓,称他们从头重脚轻的股票拿走收益感到满足。
上周,OpenAI发布的“博士级”GPT-5模型被骂“无聊且愚蠢”,叠加CEO Sam Altman亲自表态AI投资过热和MIT的一份“AI鸿沟”报告,人们对AI商业化前景感到担忧。
风投公司Decibel写道,氛围发生了转变。 OpenAI承诺过推出一款超级智能的GPT-5,Altman也通过“死星”(Death Star)的预告片进行营销推广,但相反大家只是得到了一个“模型路由器”。
金融时报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对科技业,尤其是对AI有利的事情,对全球股市来说都是有利的。然而,如果科技股和AI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股票感到不那么自信的同时,科技行业的风险也蔓延至私募股权市场。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3万亿美元,约一半的资金可能需要依赖私募股权、私人债务和风险投资,而这些大金主们对AI大举押注也开始谨慎。
PGIM Private Capital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在每次决策会议上都讨论这个问题,虽然私人信贷市场目前所占比例还达不到导致系统性冲击的程度,但仍需要关注这一风险。
瑞银本月报告指出,私人信贷已成为AI增长背后的关键引擎,未来几个月将有大量资金继续涌入。瑞银提醒称,这给AI行业上行情景带来“播种的种子”的同时,也可能增加过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