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燕之屋业绩变脸,与王一博有啥关系?

2024年7月18日 11:55

港股市场又惊现投资者懵圈的行情!

在发布业绩变脸的盈警公告前后,“燕窝第一股”燕之屋(01497.HK)股价竟涨势汹涌,令市场一头雾水。

7月16日晚间,燕之屋发布盈警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录得约10.45亿元至10.9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10%至15%;预计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至600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40%至50%。

燕之屋上半年业绩突然变脸令市场颇感意外,因为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燕之屋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未出现下滑。

更令市场捉摸不透的是,今年6月底至今(7月18日),燕之屋股价无视盈警公告实现大幅飙升,累计涨幅超过53%,其中7月18日当天涨幅达11.48%。

有网友对此认为,“赶在盈警前拉一波,庄家真会玩。”

股权结构方面,燕之屋股份集中度较高。Wind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底,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80.17%股权。而在去年11月更新招股书时,由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黄健及执行董事郑文滨等人组成的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41.4%股权。

因此,鉴于燕之屋经营业绩及股权结构情况,投资者应警惕燕之屋股价存在的潜在下跌风险。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退坡,还与当红艺人王一博及巩俐有关。

燕之屋认为上半年利润下滑主要有三点,分别是:

  1. 今年邀请王一博及巩俐为品牌代言人,宣传推广费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不过燕之屋未透露这两位艺人的代言费用。
  2. 为打造供应链,燕之屋于上半年筹建并完成新的绿色智能工厂搬迁投产,导致生产成本略有上升。
  3. 线下客户的消费趋势保守,导致线下渠道收入不及预期。

一方面是产品定位原因,以及燕之屋热衷于打广告,近几年燕之屋在营销层面出手阔绰,这是影响其利润表现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燕之屋相继邀请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金晨、巩俐以及王一博做品牌代言,出资不菲,因此导致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成为公司最高的一项支出,并且金额逼近销售成本。于2020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持续增长,其中在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达5.6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28.68%。

燕之屋表示,2023年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广告及推广费用有所增加,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及员工数量、员工福利增加。

燕之屋甘愿花费高昂资金邀请知名艺人打广告,财华社认为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是全国乃至全球燕窝行业较为分散,燕之屋作为全球燕窝市场一哥,打响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声誉有利于推动公司市场扩张;二是线下市场受消费疲弱影响增长有挑战,燕之屋需要知名艺人的宣传为其业务打气。

在2023年,燕之屋线上及线下两大业务表现有明显差异,电商收入增长17.7%,但线下渠道收入仅增长8.6%,电商渠道逐渐成为燕之屋收入来源的主力军。

但斥重资邀请知名艺人做代言,对燕之屋来说是否利大于弊?

依靠营销费用投入来支撑业绩增长无可厚非,但燕之屋高营销费用带来的成效有待商榷。2021年及2022年,燕之屋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5.8%、14.8%,远低于同期25.6%、26.3%销售费用增速。

预计燕之屋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快速增长,但公司收入仅增长10-15%。或意味着,王一博等当红艺人的代言,已越来越难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