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课程5/5
股票(高级)

股票市场如何监管?法律框架与实践机制全揭秘

lesson

目录

  • 股票市场监管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 全球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哪些?
  • 实践机制如何?

TradingKey -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大潮下,股票市场的监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市场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监管机构也必须紧跟节奏,跨出国界去追查问题,甚至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规则。

比如韩国金融监督院就曾对国际投行的非法卖空行为展开跨境追责,打破了以往“谁的孩子谁抱走”的传统监管逻辑;而中国证监会也在加强对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强调对外资和内资一视同仁。这些举措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全球股市监管已经进入了互联互通、共同治理的新阶段。

再看欧美那边,美国司法部对于金融机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越来越严格,欧盟也在推动《市场滥用法规》(MAR)的数字化升级。所有这些动作,拼凑出了一幅当代股票市场监管的多维图景。

回过头来看,股票市场的历史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悠久。

altText

股票市场监管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最著名的当属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发行了第一批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股票。那时候的市场还很小,交易也不规范,几乎没有什么监管可言。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混乱也随之而来。各国开始意识到不能放任不管。于是英国在1844年出台了《股份公司法》,要求公司必须公开招股说明书,让投资者看得更清楚。而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864年制定了会员行为规范等交易规则,迈出了自我监管的第一步。

真正让监管变得严肃起来的是20世纪初的那场大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经济大萧条。这场灾难促使各国开始认真对待股市监管。美国在1933年和1934年分别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大大加强了信息披露制度,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此后几十年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监管也在不断进化。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到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每一次危机都催生了新的监管措施。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加快,股市也逐渐走向国际化。跨国交易越来越多,资本流动更加频繁,这也促使监管合作变得更加重要。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虽然主要是针对银行体系,但也深刻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

altText

(来源:Freepik)

全球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哪些?

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

在国际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监管组织是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

它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金融市场,成员包括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机构,代表着全球95%以上的证券市场规模。

它的目标很明确: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公正、防范系统性风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IOSCO还制定了一套核心监管原则,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参考的重要标准,也为跨境监管合作提供了基础。

美国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股市监管的核心力量。其拥有广泛的权力,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到交易行为规范,都在它的监管范围之内。

SEC非常重视信息公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让投资者能看清楚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同时,它对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毫不手软,一旦查实,处罚相当严厉。

美国还有《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为执法依据,为SEC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也保障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可以说,SEC不仅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守护者,也在全球监管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日本

金融厅(FSA)负责整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工作,包括股票市场。

它不仅要制定和执行金融法规,还要监管金融机构、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

欧洲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致力于推动欧盟范围内监管标准的统一,促进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它在协调各国监管政策、提升市场透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除了这个区域性机构,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监管力量。

比如英国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以严谨细致著称,特别注重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和投资者保护,对各类业务活动审查严格。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则更强调风险防控和金融体系稳定,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监测机制。

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把重点放在市场透明度和公正性上,严厉打击操纵和欺诈行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altText
(来源:Freepik)

实践机制如何?

1. 注册制与分层审核

现在越来越多市场采用注册制,核心是信息披露。企业只要符合基本的形式要求,就可以申请上市,不再像过去那样层层审批。

在这一制度下,交易所负责初步审核,证监会则保留最终否决权,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 严格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不是上完市就万事大吉了,还必须持续向公众披露财务状况和重大事项。这些信息不仅得有,还得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美国,SEC要求财报使用XBRL格式,这种结构化数据便于机器读取和分析,提升了监管效率。在中国,则强调信息披露要“简明清晰、通俗易懂”。比如年报中对“重大事件”的描述,不仅要讲发生了什么,还要说明这件事会对投资者决策产生什么影响。

3. 违规处罚

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这类行为,是各国监管都绝不容忍的“红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监管协作也在不断加强。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首次全面检查了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这意味着中概股退市风险大大缓解。

4. 退市机制

退市不是新鲜事,它是市场自我更新的重要方式。就像生物体需要新陈代谢来保持活力,股市也需要通过淘汰不合格的公司,来维持整体生态的健康。

美国采用 “市场化退市”,2023 年纽交所退市公司中约 70% 因股价长期低于 1 美元触发退市规则。

中国采取的是“强制退市 + 主动退市”双轨并行的方式。

总的来说,从准入到退出,监管已经形成了覆盖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这种机制不仅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也让市场更有生命力,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