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紐約10月27日 - 為美國大型零售商服務的小型進口商爭相從中國進口嬰兒車和春季商品,並將這些貨物儲存在自己的倉庫中,以避免未來一個月可能面臨的高額關稅。
在吉隆坡東盟峰會期間的中美會談消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原定於11月1日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0%關稅的威脅之前,進口商原本預計將不得不承擔高額關稅。
因此,沃爾瑪WMT.N、亞馬遜AMZN.O和塔吉特TGT.N等零售商的商品進口商選擇冒險在資產負債表上增加庫存,而這些庫存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清空,同時還要承擔更高的倉儲成本。他們也在押注春季消費者支出能保持穩定,儘管低收入消費者正在縮減開支,整體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
“我們正在爭取提前搶占春季訂單,”高端嬰兒車製造商 Austlen Baby Co. 的首席執行官 Leslie Stiba 表示,“我們在盡可能多地進貨。”
Stiba表示,2026年春季是她業務最繁忙的季度,她訂購的嬰兒車數量比上個春季增加了20%到25%。總體而言,她持有的庫存比特朗普貿易戰爆發前增加了50%,而且由於新增支出,她推遲了招聘。
幾個月來,為了應對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提前備貨已經成為常態。在兩國為期六個月的關稅休戰期間,進口商增加了從中國的進貨量,導致運費和港口活動激增。
路透報導顯示,在周日達成關稅休戰框架之前的幾天里,針對2026年春季貨物的這種現象仍在持續。
與許多中國商品的進口商一樣,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首次加徵約145%的關稅後,Stiba不得不停止進貨。這一停頓對她的業務造成打擊,因為她沒有足夠的庫存來履行訂單。
提前安排
一些中國供應商則採取了更為從容的態度,將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納入其業務計劃中。
“11月1日如果會發生什麼就發生吧,如果不發生那就不發生咯,”中國南方的一家玩具製造商表示。出於隱私考慮,他不願透露姓名。
“我認為沒有多少人真的認為關稅會大幅上調……人們可能會做一些提前備貨的交易,假設我們會有三個月的延期窗口,但即使你想提前安排訂單,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趕在11月1日前完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日表示,他預計與中國的關稅休戰協議將在 11 月 10 日到期後繼續延長。
鄧金玲(音)是一家向美國出口保溫瓶的中國公司的經理,她在周日事態發展之前告訴路透,她的貨物仍在正常發出,她並不擔心進一步的關稅。
“沒什麼好著急的,”她說。“大部分貨物已經發運了。運往美國的貨物只剩下大約20%了。”
春季商品包括春裝和復活節籃子等,這些商品通常在年底運抵美國,在中國春節假期之前達到高峰。
“在貿易戰沒有明確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可以預期會看到更多提前備貨的情況,”美國第二大港口長灘港首席運營官 Noel Hacegaba 表示,“這導致今年迄今為止的貨物吞吐出現了‘海嘯’。”
玩具製造商孩之寶(Hasbro)HAS.O和美泰兒(Mattel)MAT.O的高管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零售商正在更多地從供應商的本地倉庫訂貨,而不是直接從中國提貨。這使他們能夠降低關稅風險,並在消費者預算緊縮的情況下控制貨架上的庫存速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