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香港10月27日 - 大豆已成為一張王牌--不是特朗普的,而是習近平的。作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在韓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時,預計將恢復從美國採購大豆。將重要商品的進口轉化為貿易戰籌碼,是中國計劃經濟模式的一個勝利。
美國財長貝森特周日表示,他預計中國將在未來幾年恢復"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在巴西總統盧拉今年5月訪問中國之後,中國停止了美豆採購。特朗普曾將拒買美豆稱為"經濟敵對行為",並威脅要停止採購中國食用油。
兩國間的報復並不對等。美國是中國廢食用油(用於生產再生燃料)的最大市場,但去年進口額僅為11億美元,遠低於中國進口美豆所花費的126億美元。在美國農民苦苦尋找替代市場的同時,中國早已著手將巴西培育成大豆出口大國。
中國提供衛星監控服務,追蹤巴西森林砍伐情況;同時中國2023年對巴西的化肥出口額達到180億美元,幾乎是2018年的三倍。中國農業綜合企業--中糧集團自2014年進入巴西市場以來,已投資超過23億美元,包括在桑托斯建設年處理能力達1,400萬噸的糧食港口。
如果中國獲準修建一條連接巴西大西洋港口和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跨洲鐵路,那麼來自拉美的農作物將更具競爭力;該項目可能分流部分巴拿馬運河貨運量。巴西也是全球最積極參與人民幣結算大宗商品交易的國家之一。
中國的投資也在向其他領域擴展。盧拉本月親自為比亞迪002594.SZ在巴伊亞州的大型工廠剪彩,該項目將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該廠址曾被美國福特汽車F.N所有。美團3690.HK也將在未來幾周在巴西推出外賣服務,此前已承諾投資10億美元。
過度依賴巴西也會帶來風險,但目前而言中國仍可確保大豆進口需求無虞,無論中美新貿易協議能維持多久。(完)
Brazil has overtaken the US as China's biggest soybean supp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