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洛杉磯/新加坡10月17日 - 業內高管表示,中國和美國新實施的靠港費用,使得可用於運輸貨物的貨船數量減少,有可能增加兩國的消費成本。
運營商已將與中國相關的船舶移出美國貿易航線,以避免10月14日開始徵收的新港口費。他們還將與美國相關的船隻調離中國船期,以避免同一天生效的報復性收費。
這些變通做法擾亂了中轉業務,導致船舶貨艙空間吃緊,而運營商仍無法確定中國港務費規定如何認定船舶的美國所有權或控制權。
"在所有航運市場中,可停靠中國港口的船舶肯定比以前少了,"乾散貨航運商 Seanergy Maritime Holdings 的首席執行官 Stamatis Tsantanis 說。"最終,所有成本都將落到實際消費者身上,這將使各種東西遠遠更加昂貴。"
富瑞(Jefferies)分析師Omar Nokta在周五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宣布港口收費後,上周末太平洋航線運價出現大幅波動,受此推動,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漲了12.9%,創下四周新高。
馬士基 MAERSKb.CO 、赫伯羅特 HLAG.DE 和達飛海運等主要集裝箱航運公司已經重新調整了船舶貿易航線分配,以避開美國的港口費。
本周,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告訴客戶,馬士基Kinloss和波托馬克快船將不停靠中國寧波。這些船舶懸掛美國國旗、在韓國建造,寧波原本是它們唯一停靠的中國港口。
中國對美國船舶徵收報復性港口費後,推動前往中國的超大型油輪(VLCC)運價上漲,因能夠免於高額港務費的可租用油輪供應減少。
港務費實施後,VLCC指標運價在周二觸及兩周高點,隨後在周末略有回落。
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上調2025年第四季VLCC運價預測,稱如果干擾升級,將有進一步上行的風險。
Seanergy 的 Tsantanis 說,在運輸煤炭、鐵礦石以及穀物和鹽等大宗商品的乾散貨運輸領域,有 60 到 70 艘船受到最新收費的影響,約占海岬型船隊的 3%,"鑒於海岬型船的中國卸貨次數偏高,這很可能會對我們的市場產生明顯的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