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週二,雲端運算巨頭甲骨文(Oracle)公佈財報,儘管營收不及預期,但來自OpenAI的雲端基礎設施大訂單,讓該股盤後飆升近30%,創下網路泡沫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無獨有偶,先前博通因獲得OpenAI的客製化AI晶片百億大單,大幅上調了未來AI收入預測,當日漲超4%。
可以說,OpenAI的生意夥伴幾乎遍布矽谷。今年,谷歌雲與OpenAI達成合作,為後者模型訓練提供算力支援;早些時候,OpenAI已與雲端服務商CoreWeave簽署了百億美元等級的算力協議。這印證了該公司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的評價,OpenAI可能是有史以來「資本最密集」的新創公司。
而支撐OpenAI「金主」地位屹立不倒的,正是其瘋狂的資本消耗計畫。近期,OpenAI揭露最新財測,今年至2029年累計現金消耗量預計高達1,150億美元,較半年前預期調高約800億美元。
Altman表示,「不遠的將來」OpenAI將投入數兆美元資金,用於AI的基礎設施,包括晶片、資料中心、電力系統等支撐AI運作的底層資源,因為長期而言,AI是最重要的。
他承認,當前AI投資狂潮和1990年代末的網路泡沫很像,但堅信AI的長期價值是真實且深遠的。
根據Altman的揭露,資金將主要流向AI訓練、推理計算、自建伺服器設施及人才競爭。其中的資金「無底洞」是AI模型訓練,OpenAI預期今年此項支出將超過90億美元,比原預測高20億美元,明年達到約190億美元,訓練成本將持續穩定成長至2030年,甚至之後還會增加。
這是因為AI訓練是業務的基礎,而這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任何失敗和重試都會直接推高成本。
OpenAI支出龐大的另一個原因是,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雲端伺服器租戶之一。為控制這部分成本,OpenAI正在開發自有的資料中心伺服器晶片及配套設施,公司預計,今年的支出可能超過80億美元。
OpenAI數據顯示,ChatGPT帶來的營收成長比半年前預期更為迅猛,目前預期今年透過ChatGPT實現近100億美元收入,帶動總營收達到130億美元,顯示出OpenAI的商業化正在加速。到2030年,OpenAI將營收預測調高15%至2,000億美元,其中ChatGPT營收達900億美元。
除了付費用戶,OpenAI也正在挖掘更龐大的免費用戶群的商業價值,可能透過購物相關的聯盟費用或廣告等方式實現收入,且此類產品的毛利率可望與Facebook等社群媒體平台接近,達到驚人的80%-85%。OpenAI預期在2026-2030年,從這群用戶身上創造約1100億美元的收入。
對於OpenAI這種不計成本、瘋狂投入的玩法,有些分析師質疑其永續性。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其實是目前AI「軍備競賽」的縮影,其他科技巨頭也正在為搶佔AI發展的潮頭而一擲千金。
面對巨額投資計劃,Altman提出希望設計一種全新的金融工具,用於融資和購買算力資源。Altman暗示,融資規模會比今年年初白宮所宣布的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更大,但目前還未落實。
有些企業則已經落實了融資措施。為在砸錢做AI基建的同時維持資產負債表健康,某些公司採用複雜的金融工具,如Meta成立合資企業將資料中心專案轉移出去,從而將風險轉移至外部。
對此,瑞銀警告,這些方式導致的私募信貸大量湧入,可能增加市場過熱風險;另外,高度集中於少數的科技巨頭,令市場擔憂信用集中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