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起,蘋果在 iPhone 產品策略上形成了固定節奏:每年同步推出兩款入門級機型與兩款高端機型,以此覆蓋不同消費需求區間。
在機型尺寸的探索上,蘋果曾爲滿足小屏用戶偏好做出嘗試 ——於 iPhone 12 與 iPhone 13 系列中推出了 iPhone mini 版本。遺憾的是,該機型未能獲得理想的市場反饋,小屏路線的探索暫告一段落。
此後,蘋果將方向轉向大屏市場,先後推出 iPhone 14 Plus、iPhone 15 Plus 和 iPhone 16 Plus。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這幾款大屏機型的銷量仍未達到蘋果的預期目標,大屏細分市場的突破效果有限。
在 “小屏和大屏” 接連失利的背景下,即將登場的 iPhone Air 被寄予厚望。蘋果期望通過更輕巧的機身設計,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中開闢新賽道,打破當前的銷量瓶頸,重新激發用戶的購買興趣。
此前蘋果公司的財報時,“懸而未決” 的兩件事情(谷歌訴訟案的判定和秋季新品發佈會),在 9 月份也陸續有了結果:
a)谷歌訴訟案判決:海豚君此前已經評論,是好於預期的。
雖然禁止谷歌將旗下產品(包含 Google Assistant 與 Gemini)與手機廠商簽訂排他協議,但並未禁止以付費分成的形勢,約定獲得默認位置(非排他),例如爲預裝/放置 Search、Chrome、Gemini、Assistant 付費。
這種判決要求其實和目前谷歌與蘋果之間的默認搜索分成差不多,谷歌一年給蘋果支付 200 多億的分成,以換取終端默認搜索引擎的地位。這在打消市場對蘋果的軟件業務顧慮的同時,判決落地的當日蘋果股價實現了 3%+ 的漲幅。
b)秋季新品發佈會:焦點仍是 iPhone 產品。在小屏的 Mini 和大屏的 Plus 都 “失敗” 的情況下,本次發佈會用 Air 款取代了 Plus 款,試圖通過 “輕薄” 來獲得市場的青睞。
至於其他三款 iPhone17 產品:基礎版 “加量不加價”,最低存儲配置提高至 256G 以上。Pro/Pro Max 無明顯變化。
隨着短視頻等手機應用的增多,此前蘋果公司提供的 128G 產品,早已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參考 “百億補貼” 的渠道商情況來看,128G 版本的 iPhone 產品基本都是有貨的狀態,而 256G 的產品有時會出現 “缺貨” 的情況。公司本次也終於順應了市場需求變化,取消了 128G 版本,全線產品提升至 256G。
雖然本次 iPhone 新品仍採用臺積電 3nm 工藝(未使用 2nm),但 iPhone17 基礎版 “加量不加價” 的操作,還是有望提振蘋果手機近年來的低迷狀態。
試想下,當前 iPhone17 256G 定價 5999 元(去年 iPhone16 256G 定價 6999 元,直降 1000 元),結合國補政策的助力(符合 6000 元以下的標準),最終到手價格只在 5499 元。本次基礎版 iPhone17 新品,還是有機會獲得追求 “性價比” 用戶的回應。
綜合(a+b)來看,近期谷歌訴訟案的結果,爲軟件業務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iPhone 產品是本次秋季發佈會的重點。相比於去年發佈會,今年 iPhone 新品還是有所變化,但依然沒有帶來驚喜。“輕薄” 款的產品能否出圈,還需要市場來印證。“加量不加價” 的基礎版能吸引追求 “性價比” 用戶的注意力。繼續沿用 3nm 芯片的同時,並沒有給出更多的創新點。
結合公司當前市值(3.5 萬億美元),對應公司 2026 財年的淨利潤約爲 29 倍 PE(1187 億美元)左右(假定營收 +6.5%,毛利率 46.6%,稅率 15.6%)。參考公司歷史估值區間(25-35 倍 PE),當前估值位於區間中值下方,也表明市場在當前對公司的預期相對偏低。
如果本次 iPhone 新品依然沒有超預期的銷量表現,公司下一財年仍將延續個位數增長。在個位數增速的公司中,蘋果能享受將近 30 倍的 PE,主要是市場看重公司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地位、產業鏈話語權和軟件生態的壁壘。
蘋果的本次秋季發佈會推出了 iPhone17 系列、iPhone Air、iWatch、Airpods Pro3 等新品。其中最主要的 iPhone 產品相比於去年有所變化,但 “輕薄款” Air 新品和 “加量不加價” 基礎版新品的表現仍需市場反饋,但兩項變化都只是 “小修小改”,在 iPhone 產品上並沒給出更多的創新點。
在各家大廠大幅提升 AI 投入的情況下,本次發佈會中蘋果公司在 AI 領域的敘事依舊很少。如果公司想要向上突破估值區間,仍需要向市場給出更多的創新,尤其是蘋果公司在 AI 方面能力的展現。
$蘋果(AAPL.US) 本次秋季發佈會的具體內容,詳見下文:
一、蘋果發佈會核心信息
1)iPhone 產品
變化 1:取消 Plus 款,新推 Air 系列。在主打小屏 Mini 和大屏 Plus 都 “失敗” 後,iPhone 本次打算走 “輕薄” 路線。5.6mm 厚度是 iPhone 史上最薄。
變化 2:iPhone17 基礎版 “加量不加價”。最明顯的是 iPhone17 系列全線產品的存儲都是 256G 起步,而定價仍然是去年 iPhone16 基礎版 128G 的價格。此外,iPhone17 基礎版相比於上一代,處理器和攝像頭升級的同時,屏幕也有明顯的提升,這都是本次基礎版 “性價比” 的體現。
iPhone Pro/Pro Max 基本無變化。從本次 iPhone 新品來看,蘋果公司期待通過基礎版 “性價比”+Air 版 “輕薄” 策略來實現終端銷量的提振。
2)AppleWatch:本次一共發佈了三款產品,Apple Watch SE 3、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Ultra 3。三款產品全部搭載去年的 S10 芯片,並首次支持 5G 網絡。
3)AirPods:距離上一代 Airpods Pro 已經三年了,本次發佈 Airpods Pro3 是符合期待的。本次新品 Airpods 產品還是有 “亮點” 功能——“實時翻譯”。在 Apple Intelligence 驅動下,手勢啓動後可實時翻譯多語言對話。
若雙方均佩戴 AirPods Pro 3,無需手機屏幕即可完成跨語言溝通,翻譯時自動調低說話人音量並播報譯文。國行目前未上線 Apple 智能,暫不可用。
二、蘋果秋季發佈會詳細內容
2.1 iPhone 17 系列:“加量不加價” 基礎版,“輕薄” Air 版
1)iPhone 17
屏幕與性能:6.3 英寸屏(ProMotion 1-120Hz 自適應刷新率,3000 尼特亮度),屏幕還配備了超瓷晶面板 2,抗刮劃能力是上一代的 3 倍。A19 芯片採用第三代 3 納米制程,爲 6 核 CPU+5 核 GPU,神經網絡引擎優化,GPU 效率較 A18 提升 20%。
相機系統:4800 萬像素融合雙攝(主攝 + 超廣角),主攝通過融合技術實現 2 倍長焦,前置 18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相機(正方形傳感器,兩倍前代尺寸,支持橫向自拍無需旋轉,可同時啓用後置和前置攝像頭視頻)。
續航:24 小時最長續航,20 分鐘快充至 50%(配合 40W+ 功率的充電器),配色黑色、白色、青霧藍色、鼠尾草綠色、薰衣草紫色。存儲則爲 256GB、512GB 兩種。
2)iPhone Air
革命性設計:5.6 毫米超薄機身(最薄 iPhone),重量僅 165 克。屏幕爲 6.5 英寸 ProMotion,前後超瓷晶面板 + 鈦金屬中框。適配薄型 MagSafe 電池(總續航 39 小時視頻播放)。
性能亮點:iPhone Air 搭載最新的 A19 Pro 芯片(6 核 CPU + 5 核 GPU),配合全新的蘋果無線網絡芯片 N1 以及 C1X 基帶芯片,帶來更快的網絡連接和更穩定的信號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 全面轉向 eSIM(可激活兩個 eSIM)。根據蘋果官網信息,在國內市場 iPhone Air 正常發售,但目前僅支持中國聯通 eSIM(僅限國行版),用戶需要前往線下營業廳完成 eSIM 開卡和激活。這是蘋果首次在國行機型中強推 eSIM 使用,未來或將加速國內運營商在 eSIM 上的佈局。
配色上,iPhone Air 提供了深空黑色、雲白色、淺金色、天藍色
3)iPhone 17 Pro/Pro Max
專業級升級:
相機:全系 4800 萬像素三攝(主攝 +4 倍光變長焦 + 超廣角),Pro Max 支持 8 倍光變(200mm),首次支持 ProRes RAW 拍攝與 Genlock 同步(適配專業影視製作)。
續航與散熱:Pro Max 視頻播放 39 小時,全新散熱系統(首次內置 VC 均熱板 + 航空級鋁合金),持續性能提升 40%。儘管國行版本因保留 SIM 卡槽電池容量略低於無卡槽版本,但與上一代相比,無論是本地視頻播放還是流媒體視頻播放,續航均延長了約 4 小時
芯片性能:搭載的是蘋果最強的 A19 Pro 芯片(6 核 CPU+6 核 GPU),火力全開能夠實現比前代高出 40% 的持續性能。同時搭載蘋果設計的用於 Wi-Fi 7、藍牙 6 和 Thread 的 N1 芯片。此外,Pro Max 機型更是首次提供了 2TB 存儲選項
價格:(內存全系列 256GB 起)iPhone 17 799 美元起,Air 999 美元起,Pro 1099 美元起,Pro Max 1199 美元起(首次推出 2TB 版本)。
2.2 Apple Watch 系列:健康監測再突破
雖然本次三款新品均搭載去年的 S10 芯片,但首次支持 5G 網絡。
1)Apple Watch Series 11
健康核心升級:
高血壓預警:通過光學傳感器分析血管反應,基於 10 萬 + 參與者研究數據,後臺 30 天監測後預警潛在高血壓。國行目前並未出現該功能。
睡眠評分:分析睡眠時長、階段、清醒次數等,提供分類評分及改善建議,基於 500 萬晚睡眠數據開發。
其他升級:24 小時續航、5G 蜂窩網絡、玻璃顯示屏抗刮劃能力是 Series 10 的兩倍,新增流動錶盤與 Liquid Glass 設計。
2)Apple Watch SE 3
關鍵更新:首次加入常亮顯示、S10 芯片(支持雙擊手勢),快充速度提升 2 倍(15 分鐘充 8 小時),新增手腕溫度傳感(可回推估算排卵日)。
健康功能:延續心率、摔倒 / 車禍檢測,新增睡眠呼吸暫停通知與睡眠評分。
3)Apple Watch Ultra 3
極限場景強化:
衛星通信:重新設計無線電與天線,可連接 800 英里外衛星,支持衛星 SOS 緊急聯絡。
顯示與續航:最大屏幕(廣視角 OLED+LTPO3),全天候顯示屏的刷新頻率從每分鐘更新一次提升至每秒更新一次,續航延長至 42 小時,鈦金屬錶殼(100% 回收)。
價格:SE 3 249 美元起,Series 11 399 美元起,Ultra 3 799 美元起,9 月 19 日同步發售。
2.3 AirPods Pro 3:降噪與 AI 翻譯的革新
音頻與降噪升級
主動降噪(ANC):依然搭載的是 H2 芯片,但蘋果宣稱,得益於全新的多孔聲學架構和泡沫材料填充耳塞,新一代 AirPods Pro 3 的主動降噪效果是前代的 2 倍,是初代的 4 倍。
實時翻譯功能:在 Apple Intelligence 驅動下,手勢啓動後可實時翻譯多語言對話。若雙方均佩戴 AirPods Pro 3,無需手機屏幕即可完成跨語言溝通,翻譯時自動調低說話人音量並播報譯文。國行目前未上線 Apple 智能,暫不可用。
人體工學與健康功能
貼耳設計:基於 1 萬個 3D 耳部掃描與 10 萬小時用戶研究,耳機體積縮小,推出 5 款尺寸耳塞,適配更多耳型。
心率傳感:內置蘋果最小心率傳感器,結合設備端 AI 模型,支持 50 + 種運動的心率與卡路里追蹤,健身 App 同步數據。
續航與價格
電池提升:主動降噪模式下續航從 6 小時增至 8 小時,通透模式下單次充電可用 10 小時(比前代多 4 小時)。同時是首款達到 IP57 級別的 AirPods,防塵、抗汗、抗水更加出色。
售價與上市:249 美元,9 月 19 日發售,今日開啓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