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7日 - 許多基金經理和銀行家說,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期於周三結束時,曾經飽受打擊的債券投資者可能會通過在投資組合中增加高收益債券來承擔更大的風險,而不是像4月2日“解放日”關稅宣布後那樣恐慌性拋售信貸。
這些基金經理和銀行家表示,整體而言,信貸市場機構可能會避免下意識地出售投資組合中風險最高的債券,而是買入這些債券,因為他們將關稅談判陷入僵局視為一種通向打折扣解決方案的途徑,而不是一種不可談判的結果。
德意志銀行北美槓桿債務資本市場聯席主管Sandeep Desai說,“投資者可能會對關稅最後期限延長的任何消息泰然處之,而不會反應過度,因為本屆政府總是有辦法的--他們會像解放日之後那樣,為任何僵局找到某種解決方案。”
在特朗普于“解放日”宣布對57個國家徵收大範圍關稅後,高收益債信用息差(即公司債相對於公債的溢價)觸及兩年來最寬水平。
但這種負面情緒沒有持續多久,根據ICE BofA Global的數據,截至上周收盤,息差回調了多達149個基點。 .MERH0A0 。
上周三,特朗普宣布美國達成協議,對很多越南出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這令市場對美國達成某種協議的預期升溫。
息差回調表明,信貸投資者根本不擔心關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會降低一大批信用評級風險最高的公司為債務支付利息的能力。
投資者對這些公司基本面的信心是如此堅定,以至於即便是極端的地緣政治事件--包括6月底以伊戰事不斷升級--也未能推高垃圾債的信用息差或違約風險指數。
“顯然大家正在將目光越過頭條新聞,越過那些放在之前可能會引發劇烈波動的消息,”MidOcean Partners董事總經理兼流動性信貸聯席主管Michael Levitin說。
在Neuberger Berman非投資級信貸全球主管Joseph Lynch看來,這是投資者對高收益債券質量提高表示讚賞。
他說,越來越多的債務有了一定數量的抵押品,同時越來越多的公司利用新交易的收益來優化資產負債表,而不是進行槓桿收購。
垃圾級債的收益率也在7%至8%之間,投資者認為如果考慮到基本面改善,這一收益率足以彌補違約風險。這增加了需求,進而造成了銀行家所說的供需失衡,反過來迫使息差收窄。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顯示,美國高收益基金在解放日之後的4月份出現了84.2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但自那以來,資金流向發生了逆轉,5月1日至6月25日期間,高收益基金獲得了約13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而根據摩根大通上周五公布的研究報告,美國今年迄今新發行的垃圾債券僅為1,49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超過1,655億美元。
“現在的情況是債券供不應求,”Truist Securities的債務資本市場主管Piers Ronan說。
到周三,利差只可能會略有擴大。如果是這樣,“我們可能會把更多資金配置到高收益債券上,”Berman的Lync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