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中概股Q2業績大比拼:外賣大戰誰贏了?阿里績後單日升逾18%,美團淨利暴跌89%股價重挫12%

華盛通2025年9月3日 08:54

華盛資訊9月3日訊,近期,主要中概科網股相繼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呈現一定分化態勢。總體來看,AI賦能與跨界競爭正重塑中概股格局,投資者需關注各公司的核心壁壘與戰略定力:

  • 騰訊控股憑AI全面提效,遊戲、廣告、雲三核共振,Q2實現營收1845億元;
  • 外賣“三巨頭”美團-W、阿里巴巴-SW、京東集團-SW受外賣補貼影響,三家平臺Q2淨利潤均大幅下滑:外賣大戰最大輸家美團損失慘痛,淨利潤下滑89%;京東下滑近50%,阿里降幅也達到18%;
  • 小米集團-WQ2單季毛利超越特斯拉,汽車業務年內或實現盈利;
  • 拼多多營收增速放緩;嗶哩嗶哩實現扭虧爲盈;快手-W上市首度派息20億港元!

華盛資訊對幾家中概股巨頭的財報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阿里巴巴-SW:首財季雲業務增速及資本開支超預期

阿里巴巴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季度實現營收2476.52億元,剔除已出售業務影響,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0%;淨利潤爲423.82億元,同比增長76%。值得關注的是,本季度,阿里對AI+雲的資本開支投入達386億元,同比增幅220%,環比上季增長57.1%,創下單季歷史新高。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26%,爲三年來的最高增速,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同比三位數增長。

大摩將阿里巴巴稱爲“中國最佳AI賦能者”,並上調公司目標價至165美元。阿里雲業務成爲關鍵增長引擎,第一財季同比增長26%,其中AI相關收入貢獻已超20%,預測第二財季增速將進一步加快至30%以上。該行認爲,阿里雲及AI業務的強勁增長和長期價值,足以抵消公司在即時零售業務上的短期虧損。


騰訊控股:AI投入效益加速顯現,毛利率提升至57%

騰訊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實現收入1845.04億元,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2%。毛利1050.13億元,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4%。Q2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3%提升至57%。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556.28億元,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16%。每股基本盈利6.115元。

大摩認爲,騰訊第二季業績全面超出預期,反映出人工智能在所有業務線的成功部署。展望第三季,大摩預計騰訊收入及經調整經營利潤將分別增長12%和14%,遊戲增長將同比增長16%,有信心第三季廣告將實現20%的可持續增長。


京東集團-SW:外賣投資拖累短期利潤但目標明確

京東集團-SW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Q2收入3567億元,同比增加22.4%;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62億元;每股美國存托股攤薄收益爲4.15元;每股基本收益2.17元。期內,毛利爲89億元,毛利率爲25.2%。去年同期毛利爲67億元,毛利率爲23.6%。

招銀國際稱Non-GAAP淨利潤爲 74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49%,這是由於對外賣業務的額外投資所致,但較市場預期高38%,主因京東零售的營業利潤超出預期 16%。與電商業務的協同效應和可持續性,以及集團層面盈利增長的更明確前景,仍然是股價的關鍵驅動因素。


美團-W:利潤驟降!Q2淨利同比降低89%至14.9億元

美團今年二季度,美團實現營收918億元,同比增長11.7%,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了市場領先地位。調整後淨利潤14.9億,同比降低89%。本季度,美團繼續爲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即時消費體驗,美團App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同時,用戶年均交易頻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交銀國際稱外賣補貼加大影響仍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預計3季度CLC核心業務轉虧。3季度外賣競爭加劇,該機構預計美團即時配送日單或同比增16%,但受補貼及商家投入戰略調整影響,即時配送收入或同比下降6%(餐飲+閃購),虧損或超150億元。


小米集團-W:Q2收入及盈利均再創歷史新高

小米集團-W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約1159.56億元,同比增長30.5%,環比增長4.2%。毛利約261.01億元,同比增長41.9%,環比增長2.7%。經調整淨利潤約108.31億元,同比增長75.4%,環比增長1.5%。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119.04億元,同比增長133.51%。智能汽車營收佔比超過96%,達到206億元,同時毛利率高達26.4%,遠超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毛利率12.5%)

大和預期第三季電動車毛利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8%。這將有可能使小米汽車業務在下半年實現單季或單月盈虧平衡。手機方面,由於發佈的產品有限,該行對小米第三季的出貨量轉趨審慎,預期第三季的出貨量爲4,220萬部,全年的出貨量爲1.72億部,相對於小米全年1.7億至1.75億部的目標。


網易-S:常青遊戲及新遊戲支撐前景

網易-SQ2淨收入爲人民幣 279 億元,同比增加 9.4%。 毛利潤爲人民幣 181 億元,同比增加 12.5%。 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人民幣 86 億元,同比增長27.26%;基本每股淨利潤爲 0.38美元,第二季度股利爲每股 0.1140 美元。建銀國際稱網易-S2025年第二季業績好壞參半,但常青遊戲和近期推出的遊戲表現強勁,加上豐富的遊戲管線,支撐了堅挺的前景。


拼多多:受“千億扶持”加碼產業投入的影響,營收增速同比放緩

拼多多Q2營收1039.8億元,受“千億扶持”加碼產業投入的影響,本季度營收增速同比放緩至7%,連續多個季度放緩;淨利潤307.5億元,同比下降4%,連續兩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績後美銀證券將拼多多的目標股價從120美元上調至141美元/股。


快手-W:Q2業績亮眼,公司首次分派特別股息

快手Q2實現收入350.46億元,同比增加13.1%;毛利195.04億元,同比增加13.8%;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49.22億元,同比增加23.7%,公司宣佈派發特別股息每股0.46港元,總額約20億港元。小摩稱快手-W核心業務發展穩固,加上可靈AI的增長,預期可推動公司下半年股價提升,重申爲行業首選,將目標價由88港元微升至89港元。


嗶哩嗶哩:Q2淨利潤2億元,同比扭虧爲盈

嗶哩嗶哩Q2實現淨營業額總額73.38億元,同比增加19.76%;股東應占淨利潤2.19億元,上年同期股東應占淨虧損6.09億元,同比扭虧爲盈。交銀國際稱《三謀》拉動遊戲收入同比增60%。廣告收入同比增20%,仍受益於流量增長。看好經營槓桿持續釋放促進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百度:AI及雲業務價值或仍被低估

百度Q2總收入人民幣327.13億元,同比減少4%;歸屬於百度的淨利潤73.22億元,同比增加33%。交銀國際稱廣告收入同比降15%,仍受AI搜索改造對變現產生負面影響。仍看好大模型加速迭代下的長期AI產品包括Robotaxi在內的商業化機會。

南向資金瘋狂掃貨港股!外資正持續加倉中國

南向資金瘋狂掃貨

今年以來,港股“一騎絕塵”,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分別累漲26%、27%。南向資金今年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南向資金年度淨買入額超1萬億港元,創下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港股市場的金額接近4.7萬億港元。

爲什麼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機構指出,港股市場有許多A股稀缺的資產,如騰訊、美團、阿里等大型平臺公司。國泰海通證券預計,全年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有望超1.2萬億港元,將支撐港股行情向上。

外資正在跑步搶籌中國資產

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正發生轉變。港交所最新數據則顯示,5月至7月末,長線穩定型外資機構資金累計流入約677億港元,短線靈活型外資機構資金流入約162億港元。大摩表示,今年7月,外資加速流入中國股票市場,多頭基金向中國股票市場注入了27億美元,較6月份的12億美元淨流入翻倍。預計後續外資重返中國股市的趨勢將“更加強勁”。

野村證券的報告,新興市場基金機構在7月份對印度股市的持倉配置權重大幅下降,而對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配置權重則大幅增加。展望後市,多家外資機構認爲,賺錢效應正在吸引場外資金入市,中國股市還將迎來更強勁的資金流入,本輪上漲的動力仍然較強,且中國股票的估值仍具備較高的吸引力。

全球知名對沖基金經理、電影《大空頭》原型人物邁克爾·巴里(Michael Burry)在2025年第二季度對中概股的投資策略發生戲劇性逆轉,從一季度的“做空”轉向“做多”,大舉買入阿里巴巴和京東的看漲期權。

格上基金分析師稱稱在外資有望未來持續加倉中國資產的背景下,科技成長和高股息板塊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泰海通稱,港股外資持股市值佔比高,偏好代表中國新經濟動力的科技互聯網板塊,以及依託於國家信用體系的大金融板塊。流量視角看,2024/01-2025/04期間外資大量流出港股,但逆勢流入部分科技+消費,2025/05以來一致流入科技。隨着壓制港股科技的負面因素出現積極變化,估值低位、基本面更優的港股科技板塊有望繼續獲得外資青睞。

港股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

東吳證券認爲,截至2025 年8月29 日,恒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PE-TTM 爲21.23倍,位於指數成立以來的17.70%歷史分位數,處於歷史估值相對低位,指數具備更高的安全邊際和潛在的增值空間。9月降息概率較高,外資回流預期增強;指數經區間震盪後拋壓減弱,短期恒生科技指數或隨A股波動放大,但AI閉環與汽車旺季共振,盈利與估值仍具擴張空間,9月向上勝率較高。

洪灝認爲,這輪行情起碼可能有望走到11月份,港A股市升幅再加10個percent。上證現在大概3800,有機會去到4200點;港股也是再加10個percent,28000點左右。重要的是,整個市場裏面的流動性還是非常充裕的。只要流動性的條件在改善,那麼這個市場繼續走高的趨勢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