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8月27日,寒武紀盤中一度漲近10%,股價突破1400元,最高漲至1464.98元,一舉超越茅台成為A股「股王」,總市值也一度超過6000億元。前一日,該公司發布2025年中報,上半年營業收入年增4,347.82%,達28.81億元;淨利10.38億元,達到轉虧為盈。
該公司股價在8月20日首次突破千元大關,目前已連續第6個交易日維持在千元高點。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高盛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從1,223元調高50%至1,835元,維持「買進」評等。相較26日收盤價1329元,還有38%的上漲空間。
高盛在研報中提到,目前國內的雲端廠商資本開支正在激增,以騰訊為例,該公司在2025年Q2的資本支出較去年同期成長119%。高盛上調了對中國雲端市場的資本支出預測,認為這將直接利好包括寒武紀在內的AI晶片供應商。
從寒武紀揭露的財報來看,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大幅成長,主要得益於雲端產品線高達28.70億元的收入,佔總營收99.6%。雲端產品線主要提供雲端AI晶片、加速卡、訓練整機等,涵蓋模型訓練與推理,順應了當下雲市場的擴張潮,顯示該公司在AI浪潮中找到了精準定位。
在製程方面,該公司表示已掌握7nm等先進製程下進行複雜晶片物理設計的一系列關鍵技術,並已將其成功應用於多款晶片的物理設計中。
大模型方面,該公司進一步擴展了訓練軟體平台對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的支持,新增了對主流強化學習框架和Qwen模型的支持,且其驗證精度和整體性能均達到主流競品同等水平。
同時,本土大模型的迭代也正在適配下一代國產晶片,高盛認為這有助於降低客戶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為寒武紀等本土廠商創造了市場空間,尤其是在關稅不確定性和數據安全擔憂的雙重衝擊下。
在營收雙雙成長的同時,寒武紀仍保持對研發的高強度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4.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1%。高盛在研發中表提到,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投資45億元人民幣,用於AI晶片和軟體研發,這項定向增發方案已獲上交所批准,顯示了公司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也是其堅定看漲寒武紀的原因。
自2024年第四季首次實現單季獲利以來,寒武紀業績高歌猛進,股價也一路狂飆,年初至今漲114%,光是最近5天就成長39%。對此,也有分析認為應留意該公司潛在風險。
作為Fabless模式的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面臨供應鏈穩定性風險。早在2022年,該公司就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了「實體清單」,美國企業需要獲得許可才能向該公司出口技術,另外,某些包含特定美國技術的產品被禁止向該公司出口,或影響公司供應鏈穩定性。
另外,根據財報顯示,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了85.31%的應收帳款和合約資產,顯示對大客戶有較高的依賴程度,或不利於分散風險。